陕西省安康市人大监督城区交通管理打出“新套路”
依法有效监督是人大工作促进突破发展的关键环节。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在最近开展的全市机动车辆管理和安康城区交通管理监督工作中,坚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网上问政,问计于民,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把调研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网络调研引发网友热议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为了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在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及相关人员对全市机动车辆管理和安康城区交通管理工作进行视察调研的同时,还就审议议题涉及事项进行网上调研,这在安康市人大工作中尚属首次。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公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安康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网络作用,在视察调研中积极通过网络渠道问计于民,市民只要登录安康人大网便可参与调查。比如在市区交通拥挤的繁华地段有没有修建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必要?88%的网友认为很有必要,8%的网友认为没有必要,4%的网友认为无所谓;再如造成安康城区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10%的网友认为汽车数量超过了城市承受范围,23%的网友认为司机和行人的交通意识淡薄,23%的网友认为交通管理不到位,22%的网友认为道路规划不科学,16%的网友认为是占道经营造成堵塞。
问计于民千人参与答卷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综合分析和慎密论证,设计制定出了机动车辆管理和城区交通管理调查问卷,向市直机关单位、群众团体、各类学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动车辆驾驶员发放980份收回750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这次调查问卷重点是征求对全市驾驶员培训及管理、驾驶证核发、机动车辆牌照发放管理、机动车辆的报废处置工作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安康城区交通违章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上路交警人员配置、“天眼工程”管理与使用、交警后勤保障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多项选择题中面对城区交通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75%的群众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7%的群众认为限制汽车入户,56%的群众认为多建立交桥,39%的群众认为减少公车,74%的群众认为扩宽道路,72%的群众认为加强管理;再比如哪些是影响城区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19%的群众认为是驾驶员的技术水平,23%认为是交警的管理力度,59%认为是人车混行才是主要因素。
审议意见附有锦囊妙计
最近,安康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所作的关于全市机动车辆管理及城区交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认真审议,形成了审议意见。与以往不同的是,审议意见后面还附有20条具体建议。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并与相关部门深入沟通,形成了具体建议:比如规划建设安康城区东、西、南、北客运站;创造条件将中心城区汽车站移至城外;建立完善高效、快捷、廉价的充实公共交通体系;科学规划影剧院十字、巴山西路十字、新城北门十字、东堤十字、三桥南十字、香溪大道与南环干道接口处的人行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在安康城区主要干道合理设置出租车停靠点;提高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改进不合理的公交车停靠点;在道路狭窄处的商场酒店等门前严谨划停车泊位;在一桥北端东、西人行道边设立港湾式公交车站并完善交通标识等等。这些建议实实在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落实审议意见提供了科学参考。
(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会 李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