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陕西 > 新闻报道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检查安康市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

来源: 安康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5月21日 16:31

  5月16号到18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道宏带领执法监察组一行,来我市就《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张道宏一行在市人大副主任马孝芳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康历史博物馆、安康文庙,并深入汉阴三沈纪念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以及紫阳北五省会馆,深入了解我市《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化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康博物馆、安康文庙建设以及沿江会馆、文庙、古迹保护均先后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10县区都建立了文物管理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相继将安康文庙、石泉禹王宫、白河张氏民居等文物单位产权划归到了文物管理部门。截止今年五月,我市地方财政累计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000万元,多方筹措资金2亿多,抢修保护各类文物古迹,使紫阳北五省会馆、旬阳黄州会馆、岚皋周氏武学馆等一批重点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占地43.8亩、总投资1.5亿元的安康博物馆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征地拆迁及“三通一平”工作正有序推进;工程总造价1.06亿元的安康文庙主体工程已告竣工,目前正在实施陈列布展及院内环境整治,预计6月中旬对外开放;在完成汉江明清古会馆群、陕南特色古民居群、镇坪古盐道等各类文化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子午道、旬阳古汞矿洞遗址调查今年将全面启动。

   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张道宏一行听取了副市长杜寿平关于我市《文物保护法》工作情况的汇报,认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张道宏说,陕西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安康文化和文物是陕西文化、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阴的凤堰古梯田、紫阳的北五省会馆等,其规模和历史价值令人震撼,是陕西文物的一朵奇葩。张道宏希望我市从事文化文物工作的部门和领导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对古文物保护的意识;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结合安康实际,把文物安全、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进一步发掘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现文物事业服务社会、教育人民、惠及民生、激励创新的社会功能。(马红莉)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