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命题” 政府“解答”
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问出监督实效
崔晓利 范雷
8月26日上午,安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进行分组审议时,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场特殊“面试”正在进行。“考官”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考生”则是市政府有关部门多名负责同志。
“请问去年市政府债务举借和资金使用情况怎样?制定了有哪些防范风险举措?”“请问我市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市级财源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和具体财政政策?”
“我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调控经济职能作用,支持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投融资平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平台建设,加快土地储备开发平台建设等举措,累计筹措资金6.5亿元,用于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发展,促进了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我们要全方位夯实债务管理基础,从制度上、源头上加强管理,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还债准备金制度,强化资金调度,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还债能力。总之,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债务的研究和关注度,通过制度、机制、体制、机构的整体联动,逐步形成‘举债、用债、管债、还债’的良性循环,使融资功能和手段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这是安阳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的专题询问的情景。
本次常委会会议期间,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在审议安阳市2009年财政决算和201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分别就政府债务管理使用、壮大市级财源建设、发挥财政资金调控作用等方面工作,对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询问。此举,充分表明了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探索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信心和决心。
在监督工作中,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原则。在听取市政府各方面工作报告时,组成人员常常会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询问,不限主题,不作事先安排,随机性较强。为进一步增强监督效果,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做法,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就我市财政预算工作组织进行专题询问。
为了组织好此次专题询问,今年8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就开始着手专题询问的准备工作,在相关工委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常委会先后多次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召开座谈会,收集专题询问议题,并初步确定了近20个有关政府财政资金调控使用方面的问题。
8月19日,安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主任会议在讨论时认为,专题询问一方面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政府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扩大常委会知情权,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有利于改进和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本着提出问题要事关我市经济建设大局和社会普遍关心的原则,主任会议对拟提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归集整理,并就专题询问的形式、时间和场合等,精心安排了专题询问的工作方案。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首次专题询问一改一般询问中针对性不强的现象,有准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询问取得了圆满成功。市政府有关部门多位负责同志到会作了认真而详细的回答,将涉及的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作了详细答复。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增强了刚性和制约力的专题询问表示满意,并针对专题询问涉及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审议意见,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及时整改。
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发军说,针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但又不太了解的内容进行专题询问,是安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化监督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审议质量,有利于督促政府去思考一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今后,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开展专题询问,围绕专项报告,将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作为询问重点,不断提高监督工作实效,不负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