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教育费附加管理和使用情况
近日,河南省新郑市召开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地方教育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主持会议,副主任王军生、孙阔、彭德成、郭明熙、王金灿、左建新、杨流出席会议。
近年来,新郑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缓解全市教育经费供求矛盾、弥补教育投入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至2013年10月,共收入地方教育费附加39310.37万元,其中:征收36838.37万元,上级追加2472.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支出42235.71万元,其中:教体局用于中小校和幼儿园建设列支16337.83万元,财政局用于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列支13977.50万元,龙湖宜居教育园区列支11920.38万元。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立资金专帐,并严格实行专帐核算,封闭运行;在项目资金支付上,财政部门按照程序,根据用款申请,现场查勘工程进度,严格按照合同、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直接将项目资金支付给项目承建单位,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在项目管理上,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工程竣工验收,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工程招标控制价审核关,竣工决算必须有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在设备购置上,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依据政府采购中标价及合同约定,直接将项目资金拨付中标单位,确保设施设备及时到位,学校尽快使用。目前,全市办学水平成效显著,5所普通高中都被评为郑州市示范高中,职业中专被评为全国重点职业学校,20所初中、63所小学被评为郑州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学校,2所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幼儿园被评为郑州市示范性幼儿园,11所幼儿园被评为郑州市一级幼儿园。
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常委委员对市政府地方教育费附加管理和使用表示满意,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投入不足,与全市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学校建设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二是农村学校软件建设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要加大农村学校软件建设投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教育费附加支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投入保障力度不够。
针对存在的问题,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常委委员提出意见建议:一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二要优化教育费附加投入结构。教育费附加向薄弱学校倾斜,保障校舍安全,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培训、教研等方面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要健全教育费附加管理机制。建立“事前有预算,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估”的资金管理使用体制,建立教育费附加专项支出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教育费附加的使用绩效;四要加大教育费附加监督力度。将教育费附加管理使用纳入日常财政检查和审计氛围,定期开展检查或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河南省新郑市人大常委会 曹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