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桂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月24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阳建国率领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阵地作用,不断增强公共文化的供给能力,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据悉,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群艺馆)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3个,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综合类博物馆全方位免费开放,实现了“零门槛”服务。从2008年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我市1684个行政村共建成农家书屋1714家,实现了“村村有书屋”的目标。同时,打造了桂林“百姓大舞台”、“百姓文化大讲坛”、“读书月”、“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广场文艺演出等多个文化活动品牌。其中,“百姓大舞台”、“漓江之声”先后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全市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仅2013年,我市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就达33个、自治区级奖项64个。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希望桂林市再接再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强培养和引进各类文化人才,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陶立坚代表市政府向调研组作桂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石春莲出席汇报会。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