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广源率省人大代表视察石马河流域污染治理
9月13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副主任陈小川、秘书长崔健率领省人大代表到东莞惠州深圳视察石马河流域污染治理情况。副省长林木声、省直相关部门及东莞、惠州、深圳相关负责人陪同视察。黎进摄
(广东人大网讯)9月13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率省人大代表视察组先后到东莞、惠州、深圳等地对石马河流域治污工作进行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省人大常委会陈小川副主任、崔健秘书长参加视察,省政府林木声副省长以及省直相关部门和东莞、惠州、深圳市相关负责人陪同视察。
省人大常委会今年把关于石马河污染整治的代表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由欧广源主任和陈小川副主任牵头督办。目前,我省出台了《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深莞惠三市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流域境内的整治目标、任务和措施。视察组一行先后到东莞桥头镇、惠州仲恺区和深圳宝安区,实地视察了石马河污染整治情况,检查调污工程运行、养殖业清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检测断面水质的情况。代表们认为,石马河污染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努力,石马河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总体有所下降,特别是石马河口水质改善明显,重要指标基本达到了Ⅴ类水标准,部分河段黑臭现象得到消除。代表们在充分肯定石马河治污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石马河水质未得到根本好转,整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欧广源说,治理石马河面临的困难不少。一是“微容量、重负荷”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流域内共有工业企业1.1万多家,其中重污染企业262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程减排效果难以有效发挥。二是部分河段水质未有改善。
在视察中,代表们针对石马河治污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意见建议。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潘大林说,石马河是一个流域,需要三个城市进行综合治理。对于惠州来说,重点是要把潼湖湿地保护和利用起来。东莞虽然已经花了很多钱,但是下一步重点是要完善管网,把所有的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里去,发挥处理厂应有的作用。目前,石马河流域深圳境内处理能力仅为29.5万吨/日,深圳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省人大环资委委员毛桂平认为,三市要加强协调,科学治污。石马河污染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靠单独某个市治理是不行的,要靠综合治理,统一行动,确定治理步骤和时间表。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这是治污的关键,争取早建设、早主动、早见效、早受益,越晚难度越大。同时,要加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段位的水质监管和加大非法排污的整治力度,最好制定出考核的指标来。省人大代表叶志坚说,石马河污染的治理绝不是容易的事情,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事情。各级政府要加大落实规划和落实措施的力度,加大检查和监督的力度,加大执法力度,这样才使得石马河治污工作有希望。
欧广源指出,石马河污染整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重点是实行“调结构”、“治污染”、“强调度”和“保生态”。欧广源说,“调结构”就是要大力实施“双转移”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对不符合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要求的污染企业,特别是262家重点污染企业,要以铁的手腕限期整治,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要以铁的手腕限期搬迁、关闭。“治污染”,就是抓好污染的治理,要加大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今年流域内深圳、东莞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均要达到80%以上,惠州达70%以上,到2012年三市均达到90%以上。“强调度”就是严控石马河水排入东江。科学调度石马河橡胶坝和潼湖闸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石马河橡胶坝截污作用。“保生态”就是加强流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观澜河、石马河、谢岗涌、东岸涌等主要河流综合治理,通过河道清障清淤、两岸及河流生态修复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鉴于潼湖水系面积较大,具有自然保护区或湿地保护区的环境条件,对石马河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请有关部门研究能否考虑将潼湖水系建设成自然保护区或湿地保护区。(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