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新闻报道

江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昨日召开

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来源: 江门日报  浏览字号: 2011年09月13日 10:00

  江门日报讯 江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昨日召开。会议要求,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梁清兆主持会议,副主任陈照平、蓝月华、陈敏标、吴森、赵翠玲、伍国占,秘书长宋波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聂党权等列席会议。

  8月上旬、中旬,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深入四市三区部分灌区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现场,对我市贯彻中央、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精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昨日上午,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江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自2009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14.86亿元,改善灌溉农田面积23万亩,加固江海堤围339.41公里,完成71宗水库除险加固,解决11.5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与会人员首先肯定了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聂党权及市水利局对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梁清兆表示,我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有关水利建设的决定及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筹集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水务、农业和财政等部门齐抓共管,扎实做好农田水利各项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历史欠账较多,建设任务繁重;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机构队伍不完善,管理工作未跟上等问题。

  梁清兆强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新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渠道的作用,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各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齐心合力,认真抓好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各项建设;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借鉴推广外地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强管理出实效,真正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会议还进行了相关人事任免。

  (本报记者 赵可义 通讯员 邢超群)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