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专题调研组抵惠
惠州市“十二五”规划完成前期研究
昨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带队的省人大“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专题调研组抵惠调研,受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有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仕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添好等的热情欢迎。据了解,我市于去年7月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规划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起草工作。
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钟阳胜说,这次专题调研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精神,按照监督、支持、配合、促进政府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组成多个调研组,到全省各地开展调研的。
在听取我市相关情况汇报后,钟阳胜说,惠州市的“十一五”规划做得好、实施得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将实现翻一番,经济结构实现了“两个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绿色生态惠州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发展繁荣进步,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些都为编制执行好“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钟阳胜提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好6大衔接: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衔接,与 “十一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乃至“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发展目标与产业区域布局、产业项目的衔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衔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稳定的衔接,城乡区域发展与各项政策的衔接。
钟阳胜提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突出抓好8大规划编制:突出抓好交通、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等基础性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项目建设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突出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编制。
我市GDP“十一五”期间将翻一番
黄业斌在发言中说,“十一五”期间,从国家层面看,“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历史上实施最好的规划之一。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真正进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从广东层面看,我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高、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从惠州层面看,经济总量将实现翻一番目标,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取“全国文明城市”金牌,并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环保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2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全民医保目标实现,成功承办第13届省运会等等。
黄业斌建议,“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突出5大重点:一要突出转型升级这个重点;二要突出改善民生这个重点;三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个重点;四要突出深化改革这个重点;五要突出巩固基层基础建设这个重点。
在谈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时,黄业斌建议,要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加快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发展速度与效益、发展速度与质量等的关系;要认真研究与把握我省人口容量问题;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定要用政策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建设起来、让农业发展起来;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体制方面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部门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9个重大课题委托相关单位研究
黄仕芳汇报了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情况。黄仕芳说,我市于去年7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规划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起草工作。共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65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有9个重大课题分别委托省社科院、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惠州学院研究。在前期研究中,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征集前期研究课题选题活动,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程度。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调研,起草了规划《基本思路》,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黄仕芳还汇报了“十二五”时期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并对编制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