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调研组到清远市开展加快南岭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增设南岭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申报对接工作将上升到省级层面。”4月10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带领的调研组,在完成了韶关地区的调研后来到清远阳山县,继续开展专题调研,并作出以上表态。
增设南岭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行可试
副市长谢杰斌汇报了我市关于增设南岭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情况。他指出,南岭山区三省区五市共有5个国家扶贫县、22个省扶贫县,共有贫困人口260余万人。南岭山区还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有10个集中在南岭山区,共有瑶族人口231.6万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82.8%。由于基层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南岭山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谢杰斌认为,增设南岭片区符合国家划分条件,具有可行性。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均低于西部平均值为基本划分方法,按照县为单元、集中连片、跨省分布的原则,同时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采取增加权重赋值的方法进行倾斜照顾。“南岭片区三项指标都低于西部平均值,同时又是革命老区集中地区、瑶族聚居区,更是跨湘粤桂三省分布的边境地区和全国生态重要屏障,完全符合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划分条件。”他指出,如果申请成功,清远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增设南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事关全国2020年扶贫开发目标能否实现,事关2020年广东能否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阳山县县长李欣认为,不管是从历史渊源、自然条件,还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历来交往等方面来看,增设南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可行可试的。他说,上世纪80年代,南岭山区曾被列入全国十八片特困地区之一,如今申请增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从实践经验来看,国家已在全国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特殊扶贫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特殊帮扶政策。这为增设南岭片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三省五市工作对接将上升到省级层面
“清远的落后其实就是北部地区的落后。清远的特点是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镜潮表示,对清远三连一阳地区等南岭落后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非常有必要。近年来,清远虽然努力缩小南北地区的差距,但时间越长差距反而拉得越大。如果不进行集中连片开发,清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被动局面。温镜潮认为,目前申报的条件已经具备。三省五市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人大代表的建议变成现实。目前,地市一级的协调力度还不够大。他建议由三个省区选出有一定权威的省级领导担任总协调,并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实现这一共同目标。
在听取情况汇报后,黄业斌认为,我市提出的意见可行,原则上采纳。省人大常委会将尽快与湖南和广西两省衔接,将增设南岭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对接上升到省级层面。下周,省人大调研组将前往湖南和广西沟通交流,初步争取4月底前拟定调研报告,并于5月份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
“没有落后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黄业斌表示,省人大常委会将推进组建省级层面的领导班子,统筹协调南岭片区申报工作,并抓紧共同起草工作报告,以三个省区的名义联合上报国务院。他希望清远继续两手抓,“在争取进入国家笼子的同时,继续开展各项专项申报工作,积极向国家争取生态补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单项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