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人大开展防治重金属污染专题视察
9月16日,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小明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就防治重金属污染问题展开专题视察。代表们建议加强监管,最大限度的降低重金属污染。
韶关市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为降低重金属开发利用时的污染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监管能力,努力探索保障生态安全和地方可持续发展道路。编制了《韶关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区域防治目标和任务;严格审批,控制重金属新增排放;狠抓重点区域治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狠抓企业治理和结构调整,控制污染源;加强大气、水及土壤环境监控网络建等。针对大宝山矿及周边区域、凡口铅锌矿等重点防控区,该市还联合社会科研机构全面启动重点区域防治技术示范项目,凡口铅锌矿的防治重金属污染试验田就是其中一项。在试验田边,凡口铅锌矿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着药物防治重金属污染等情况。他说,凡口铅锌矿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去年,该矿选择实验田,投入六百多万元,采用药物“福禧宝”进行防治重金属污染试验。同时,上马尾坝扩容并库工程,多措并举的防治重金属污染。离开凡口铅锌矿,代表们又顶着烈日到乐昌铅锌矿尾坝治理项目工地。乐昌因与湖南相邻,流入武江的跨境支流有四条,受湖南省内的采选矿影响,武江河水质时受湖南跨境水质影响。为防治重金属污染,乐昌当地环保等部门跨境联手,加强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监控,同时,加紧本地矿山尾坝的治理,积极预防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发生。视察中,代表们希望市有关部门、采选矿企业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精神,高度重视防治重金属污染问题;注重动态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加大监管力度,拓宽监管面,最大限度的降低重金属污染;要充分发挥“有色金属之乡”的优势,规范、有序的进行金属采选,努力将该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安全的园林城市和新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