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新闻报道

汕头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来源: 汕头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2月21日 12:01

  本报讯 (记者陈静莹)昨天上午,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岛影剧院开幕。300多名市人大代表满怀奋进豪情,肩负全市人民重托,庄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谋建设美丽幸福汕头新篇章。

  大会执行主席是:陈茂辉、孙光辉、黄俊潮、林梃、王槐峰、邓东冠、纪思复、李绿岸、肖少平、吴启煌、张应杰、陈小海、陈新造、林健民、周镇松、郑木清、郭大钦、黄绍生。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人豪,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兴胜,市政协名誉主席陈伟南。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汕头大学、汕头海关的负责同志谢泽生、邢太安、冯玲、马逸丽、孟杨、余健明、郑家汉、王扬泽、陈棉生、林依民、李耿坚、徐凯、江楷鑫、赵红、许瑞明、王桂元、方展伟、谢铿、蔡婵英、林合坤、陈国光、林平、赖德贵、黄辉忠、温小波、吕文龙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茂辉主持大会。

  9时正,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人豪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郑人豪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一、2012年工作回顾;二、2013年工作安排。

  郑人豪在回顾2012年的工作时说,2012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特区扩围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幸福汕头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严峻形势,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1415亿元,增长9.5%;来源于我市的财政收入220.5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4亿元,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额611.92亿元,增长39.7%,新一轮大投资大建设的热潮初步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旅客周转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汇集,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大特区城市规划建设取得新进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呈现良好态势;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民生民安逐步改善;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政府建设明显提质提效。

  在谈到2013年的工作安排时,郑人豪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美丽幸福汕头为目标,坚持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郑人豪指出,要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继续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千方百计攻克征地拆迁、资金、项目审批等难题,加快高速公路、铁路、路桥、港口等方面的建设;二是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始终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侨乡、特区优势,策划、包装、推介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更加注重结合本地产业需求的产业链招商和先进制造业招商,推动现有签约重大项目的落实,扶持本土企业做强做大、转型升级,构建品质效益型精益经济,谋划推进一批产业项目,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三是着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以城市扩容提质为抓手,以生态带型都市和精致空间的梳理打造为核心,统筹功能与设施布局,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空间载体和要素,加快推进海湾新区建设,推动城乡综合运营开发,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四是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民政工作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发展,切实改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五是着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今年市级财政将投入6.7亿元,办好实施“绿满家园”全民行动,继续推进千村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推进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潮阳、潮南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全民健康工程,提高养老保障服务水平,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水平,加大特殊群体救助力度,推进文化城乡全覆盖等十件民生实事;六是着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不懈推动阳光法治服务政府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改进政府作风。

  郑人豪最后满怀信心地说,今天的汕头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美好前景激励着我们,人民群众期待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聚海内外潮人的智慧和力量,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乘势而上,勤勉工作,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根据会议安排,大会印发了汕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汕头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汕头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汕头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提请审查批准。

  出席会议的市十三届人大代表339名,符合法定人数。在汕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汕的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市直和中直、省直驻汕处级以上有关机关、团体负责人中没有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及部分在汕投资台湾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市政协特聘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等列席大会。48名社会各界人士到会旁听。

  图一:昨天上午,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图二:市长郑人豪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李俊伟 方淦明 摄

  作者:陈静莹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