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人大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连日来,漳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成员、农村工委等相关人员深入市工业园区及永福、南洋、双洋等乡镇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调研组察看了木村林产、龙祥竹业、金绿源生物科技、龙泰安生物科技、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台湾农民创业园鼎鸿茶厂等部分市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组织召开了由市农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等相关部门及部分农产品企业加工业主(负责人)、农户等参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及乡镇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及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调研组肯定了近年来该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针对该市农产品加工仍然存在规模不大、品牌不强、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专题调研组提出六项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队伍建设,明确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分工,保障工作经费,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抓住中央支持海西建设、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建设等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等上级各部门各种惠农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支农资金,不断加强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明确主攻方向,突出特色,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突出木、竹、茶、花等特色产业,加强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建立稳固可靠的配套基地、提供充足的合格原料;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产、学、研”联姻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对发展全景看好、有特色的骨干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强指导,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信息收集和发布等服务工作,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积极开展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收购加工,提供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链条合作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认真总结宣传推广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据悉,漳平全市现有农业加工企业135家,2011年实现产值34亿元,取得有机食品标志1家,绿色食品标志8家、Qs认证14家;近年来,漳平市相继获得“福建十大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标准化县”、“中国特色竹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