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福建 > 新闻报道

宁德市各级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在不断创新中完善

来源: 宁德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9月06日 15:33

 

市人大常委会为办理代表建议先进单位和代表好建议颁奖。(资料照片)

省、市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

  宁德人大网(荏宣)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实效,始终是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课题。几年来,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各项代表工作机制,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保障、搭建平台、激发动力,代表工作机制在创新中得到不断完善。

  周全的履职保障

  完善的履职保障机制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几年来我切实感受到履职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在党委对代表工作的关心下,各级人大常委会努力为代表营造一个良好的履职环境。”市人大代表周伟民深有体会。

  履职培训、联系代表、经费保障、建议办理机制等方方面面,市各级人大已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代表履职保障机制。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开展一次代表集中培训,每次培训都请一些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讲授履职经验,现身说法。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定期召开市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座谈会,专题研究探讨新时期代表履职遇到的新问题。这种以学习培训、交流探讨为主的履职座谈会在各县(市、区)人大全面铺开,形成制度,有的地方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培训代表。霞浦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召开十多场代表履职培训讲座,组织人大代表200多人次赴外地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制度化的培训机制,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实效。

  代表履职不是“单兵作战”,各级人大常委会是代表依法履职的坚强后盾。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完善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联系、定期走访代表,使常委会与代表之间的联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代表有“家”的感觉。柘荣、寿宁等地人大常委会规范代表联系制度,规定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3至5位人大代表,定期与代表交流工作,互通工作情况,及时指导开展代表活动。屏南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扩大代表联系的范围,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法院、检察院均制定了联系人大代表的相关制度。

  如今,市各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已不再是制约代表履职的主要问题。福安、霞浦、福鼎等地县级代表活动经费由过去的年人均300元大幅提升到1000元以上,而在寿宁等地至少也有两倍的增幅。尽管宁德经济实力在全省各设区市里并不占优势,但代表经费的增幅却可圈可点,且如数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代表所提建议意见能否得到重视和落实,是保障代表建议权利、提升履职成效的重要体现。在不少代表眼中,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力度逐步加大。

  2010年7月9日,宁德市人大代表张兴敏一大早乘车从福鼎赶往宁德市区,他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不满意的建议件办理的协调会。此前,张兴敏认为自己提的关于将柘荣县乍洋乡工业区纳入省环保重点污染源监测区的建议,承办单位宁德市环保局的办理答复并不令其满意。“近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代表不满意的建议办理,多次召开代表与承办单位参加的见面协调会,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并大力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给代表满意的答复。”他颇有感触地说。

  近几年来,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充分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代表建议办理责任制,建立健全重点建议重点办理、对建议办理工作组织代表视察、跟踪督办及评选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建议办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例如,福鼎、柘荣、霞浦等地每年都选取一些重点建议,由常务副县长(副市长)牵头办理,相关具体承办单位负责人具体办理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激发代表提建议意见的积极性。


  活跃的履职平台

  保障有机制,履职靠平台。如何创建一个优良的代表履职平台,将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性,一直是宁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思索的问题。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活动形式,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岗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服务海西建设、环三发展中发挥作用。

  “五员”活动是一项颇具创新意味且内涵丰富的履职载体。三年前,《中共宁德市委转发<中共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在我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争当“五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在全市各县(市、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励着宁德8500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开展人大代表争当“法律政策宣传员、公正执法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民事纠纷调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活动,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行职务提供了有效活动载体。许多人大代表在争当“五员”活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成为创建和谐家园的使者。通过“五员”活动的实践,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呈现新的面貌,对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全市各级普遍建立了代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就环三都澳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闽东经济发展大局的事项开展调研检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周宁、古田、屏南等地代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已经形成制度,为代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福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主恳谈会”活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人大代表与镇政府、基层所站等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及时反映老百姓的意见建议,有效地解决了许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蕉城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来在全区开展代表“访农家、办农事、解农忧”活动,每2至3位人大代表一组,在不影响农民务农和代表自身工作的情况下,晚上深入农家走访选民,听民声、察民情,为选民排忧解难。

  2009年3月,福鼎市管阳镇率先建立管阳、西阳、唐阳三个代表活动站。随后,代表活动站在福鼎全市铺开,全市1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共划片成立42个代表活动站。这一新颖的载体,是福鼎市人大常委会探索代表活动新形式的创新举措。代表活动站在原有的代表小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代表资源,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和全新的活动平台。同时,福鼎市委还发文,要求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每人挂钩一个代表活动站,帮助代表解决履职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代表活动站为平台,福鼎市代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科学的量化考核

  为代表履职提供支持保障,更有对其履职成效的量化考核和激励。柘荣县双城镇溪坪社区的县人大代表谢圣耀履职多年来,始终“心装千家事、诚解万家难”,调解涉及集体资产、社区财务、土地承包、权属问题等30多起纠纷。他积极深入社区调研,提出涉及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风景观光等建议50多件……这些履职成果,被逐项记录于谢圣耀的代表履职档案中,作为代表活动考核的量化指标。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并进行考评,是柘荣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代表活动量化考核管理的一项内容。

  不仅仅在柘荣,宁德市各级人大普遍建立了代表履职激励机制,进一步量化履职考核指标,加强对代表履职的管理和监督。

  福安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对代表的管理和监督作为提高代表素质、规范代表履职的重要手段,建立了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要求每位代表填写一份《履职情况报告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履职情况,以备年终进行履职量化考核。

  代表履职如何,选民说了算。代表向选民述职的活动在宁德各地普遍开展。寿宁县等地人大常委会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活动,搭建了代表与选民直接沟通、交流平台,让选民当面评价自己选出的人大代表。

  创新机制,撩动激情。一系列创新而务实的代表工作机制,为宁德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