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大代表审议三个报告及海西纲要修编草案
27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及海西纲要修编草案。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翔实、高瞻远瞩,报告提出的目标客观实在、措施有力、切实可行,是一个立足大局、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好报告。代表们对计划和预算报告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积极对海西纲要修编草案提出建议、意见。
代表们认为,过去一年,省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全省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形势。对今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把握海西战略,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提出了9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站位有高度、视野有广度,凸显了省政府今后促转变、谋发展的工作重点、力度和决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代表们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提出宝贵建议。厦门代表团的代表认为,首先要发展新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同时倡导全民开展低碳生活、使用低碳产品,推进生态建设;其次要先行先试、搭建平台,依托海洋优势,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形成大物流、大港口、大外贸的新格局,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泉州代表团的代表认为,泉州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注重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莆田代表团的代表认为,要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下达污染源治理年度硬性指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要加快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有效控制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代表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预算报告在保增长、惠三农、促民生方面用的篇幅越来越大,落实的情况越来越好,百姓的受益面越来越广。漳州代表团的代表认为,去年福建及时出台多项政策,取消、停止、减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使企业摆脱了困境、站稳脚跟,促进更多更好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在经济复苏中抢占了先机,使经济保持了持续性增长,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宁德代表团的代表认为,要特别关注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出台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同时积极引进冬种作物,提高冬闲田的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保证我省粮食安全。龙岩代表团的代表认为,近几年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非常关心,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让边远山区的群众共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希望今后省政府继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医疗、社保、教育等公共资源配置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并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代表们认为,省政府提交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草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结构严谨,把握形势客观辩证,部署工作周密到位,让大家明确了在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中,如何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针对海西纲要修编草案中的具体内容,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三明代表团的代表说,海西纲要修编草案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海西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持,修编草案起点高,很切合我省实际,突出了先行先试。福州代表团的代表认为,修编草案将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写入纲要,体现了政府对人才问题的重视,建议落实项目带动人才战略,建立高新技术的研发平台,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千方百计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南平代表团的代表建议,我省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时,应突出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通过打响这批龙头品牌的知名度,带动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应把山区旅游公路的建设纳入生态旅游业发展范畴,给予一定的补助与支持,明确县县通高速公路完工时限,促进山区绿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吴洪 何祖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