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人大“秀美江西﹒九江行”关注庐山区乡村旅游发展
近日,“秀美江西.九江行”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今年,乡村旅游发展摆上该活动的重要课题。庐山区作为九江市郊,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地貌千姿百态,雄奇秀丽,群山峻岭,素有“京九重镇、鄱湖明珠”之称。乡村旅游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下加快发展步伐。
5月30日,市人大副主任卢志鹏带领调研组一行深入我区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飞林、副主任胡安木、区政府副区长熊菲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对我区乡村旅游起步晚,进步大表示满意,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表示赞赏。肯定了我区坚持“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发展理念,围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这一主题,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已发展了以莲花洞和威家镇特色饮食一条街为代表的农家乐经营户200余家,年营业收入达6000余万元,先后引进章光101红豆杉基地、年丰百果园、奇缘果业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
在座谈会上,熊菲副区长和旅游局局长章群分别汇报了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陈飞林同志对我区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突出建筑特色,二要突出地域文化,三要突出优先发展,四要突出规划先导,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引导。
“我区农家乐档次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希望市旅游局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农家乐走向正规化。”“庐山区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才能做大做强。”“几大旅行社实行联票制,导致有的免费景点,比如南山公园、德华楼,游客想来却来不了。”规划分局、城建局、农工部以及海龙山庄与会单位也分别作了简要汇报,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座谈会上,卢志鹏副主任指出,乡村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的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庐山区近年来工作力度之大,投入之多以及取得的成效之显著是有目共睹的,南山公园和德华楼的打造,圆了几代九江人的梦。庐山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打造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开发利用好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做大做强,要花心思、下功夫。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还深入东林大峡谷等景区视察,了解景区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秀美江西.九江行”活动的开展,将有力地促进庐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庐山区人大余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