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农资市场购销情况
5日1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昌寿率农工委一行对我市农资市场购销情况进行调研。市人大农工委主任戴昭运、市供销社主任翟新民、肥东县人大副主任刘华胜、肥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红军陪同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合肥市供销社和肥东县供销社关于农资市场购销情况的汇报,并实地察看了市润田农资有限公司、肥东县撮镇、长临乡农资储备和购销情况。
2007年下半年以来,化肥价格普遍较同期大幅上涨,据调查,复合肥市场批发价比上年同期上涨120.60%;磷酸二铵市场批发价比上年同期上涨76.0%;钾肥市场批发价比上年同期上涨86.7%;碳酸氢铵市场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6%;尿素市场批发价比上年同期上涨19.20%。农资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同时,一些商家在无法预测农资市场未来行情的情况下,处于观望心态,谨慎投资,致使部分品种化肥存量严重不足。农资价格的上涨,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存在隐忧。
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货源比较紧张的实际,我市各级供销社积极抓好化肥资源的采购调运,基本做到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保障供应。在经营中坚持“质量上不坑农、数量上不亏农、时间上不误农、价格上不伤农”。市润田农资公司等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效应,采取总经销、总代理、联储联销等措施,加强与农资生产企业的联合、合作,努力减少中间环节,抑制化肥销售价格的上涨。同时,各基层网点积极开展多项便民服务活动,延长服务时间、开展与农副产品兑换、送肥到户等服务措施,不仅方便了农民购肥,而且使农民降低了购买成本,节约了开支。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供销社共投放市场各类化肥15万吨,农药1500吨,农地膜120吨,全力支持我市农村春耕生产。
为促进我市农资市场健康发展,在全力支持和确保我市农村春耕季节化肥供应工作的同时,市供销社近期组织人员对当前农资市场购销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走访调查,并积极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和措施。主要有:实施“退市返郊”战略,在三县地区筹建新的农资储运配送中心;尽快建立农资储备制度,设立农资储备专项奖补资金;定期开展农资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对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差率规定和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不法商户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公开曝光;加强科普宣传,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科学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良好效果。
市人大副主任杜昌寿用“守阵地、转机制、拓市场、求发展”十二字,对我市各级供销社克服转轨困难,因企制宜,盘活资产,强化管理,开拓创新,稳定队伍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同时,杜昌寿副主任对我市各级供销社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打基础、争介入、有特色、主渠道”十二字希望,她希望我市各级供销社要建好队伍,打好基础,组建好销售网络,把农资销售纳入现代化商业流通体系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品牌,积极开展新型的为民服务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争取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好农资购销主渠道作用,使农资购销网点渗透到村庄甚至农户中,真正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她还要求市人大农工委,对这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市供销社提出的几点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必要时可以通过代表议案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给予帮助和支持,以维护我市农资市场供应的正常和粮食生产的安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