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首次 “专题询问”问答
1217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专题询问,这也是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省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卫生厅、药监局、省编办和省物价局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医改难点热点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
关键词:绩效工资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立医院麻醉科主任方才:
医改后,医务人员吃上了“有制约的皇粮”,建立了两级考核、两级挂钩机制,但在一些地方反映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不足,如何有效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提高医护人员特别是主要骨干的积极性?
答: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志祥:在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初,国家三部委印发了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奖励性两部分,要求绩效工资中基础比重六七成,奖励性占三四成,我省已开始也是按照三部委文件进行部署的。在我省第一批36个县区进行改革过程中,基层单位反映奖励性比重过低,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人社厅及时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向上汇报,三厅以省政府电文发了绩效工资补充意见,比重尊重基层实践,以便调动积极性、留住人才,明确基础比重和奖励性比重按照三七、四六、五五的权限放给各市县,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平衡。这个指导意见在第一批医疗卫生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芜湖的奖励性比重占70%,濉溪奖励性占六成,还有部分县基础性和奖励性各占一半。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医改关键惠及老百姓,但同时也要考虑公平效率问题。建立合适的奖励机制,对基层卫生院主要技术骨干予以奖励。
关键词:空缺编制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周杰:
这次基层医改使乡镇卫生院回归了公益性,受到我省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的好评。但据反映,32个试点县(市、区)医改后尚空编2800多名,亟需补充,76个县(市、区)医改完成后也同样存在这一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编制工作如何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基层医务人员队伍,保障基层乡镇卫生院健康有序发展?
答:
省编办主任罗昌平:地方为了今后发展也在有意识预留编制,以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亟需补充的编制,省医改领导小组已经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招聘。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用四年时间招募大专以上学历2600人到基层去。鼓励去边远、贫困的地区。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志祥:目前安徽省正在实施“双千工程”,即二级以上医院1000人到对口基层医院帮扶,基层1000人到对口二级医院培训。特别招募基层。定点定向免费培养乡镇大学生学医。为农村培养全科医生。基层医改之后,乡镇以下医院编制空缺多,全省空编2800多人,预计76个县会空4000,共7000人。打算和卫生厅在全省的高校毕业生中为乡镇医务人员专门组织一次招聘。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药物研究所所长、省药品评审认定中心主任杨士友:
中医药在减轻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是我省医改的特色,也是六大项任务之一,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制约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是什么?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拟采取哪些有效举措,加快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答: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安徽省中医院附属医院、中医院列入国家重点基地,重点研究糖尿病,基地建设进展顺利;11个市级中医院列入中央重点项目,改善条件服务;目前已招募100多名大专院校基层从事中医岗位。同时继承发展乡村中医药,传承带头,在乡镇成立中医科,发展针灸、推拿。基层中药同样推行零差率。
制约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存在于三方面:一是人才,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老中医缺乏传承人,而中医学院大学生到了基层也很少当中医;二是财政投入不足;三是,针灸推拿收费标准低廉,同西医相比存在利益问题。
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十二五规划中,中药发展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我省也在积极谋划项目争取国家支持。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药物研究所所长、省药品评审认定中心主任杨士友:
目前,中药材价格涨幅较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保证中医价低的优势?
答: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中医简便价廉深受欢迎,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推广中医药技术;鼓励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省物价局副局长王启康:中医相比于西医优势很多,价格低廉只是其中一样。站在患者角度希望中医药价格低,站在药材种植农民的角度却也希望价格不要太低。因此物价部门尽力找到平衡点。在保障农民、药材加工的合理收益前提下,促进价格优势。
关键词:非公医疗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可侠: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最近,国务院转发了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我省在使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同时,如何从政策措施上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加快形成?
答:
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非公医疗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正在制定政策鼓励非公医疗机构发展。因为它有利于增加医疗资源、服务供给;开展竞争;逐步淡化管办分离。目前我省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省市县各级要对医疗资源进行普查,现有医疗资源是什么现状,有什么需要补充。二要放开准入门槛,三是对人才的职称管理方面要给与政策支持;此外医保定点、公共服务要一视同仁。
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对于民营医院一方面鼓励发展一方面加强监管。
关键词:药价虚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可侠:
我省的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15项措施打击药价虚高,我省将如何防止采购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答:
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价格虚高情况不存在于278种药品目录中。如果说存在价格虚高,也是因为县级以上未进行改革,下一步要向县级以上医院推行。要根本解决,还是要靠制度改革,像基层医改一样实行零差率。
省物价局副局长王启康: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使得药价和价值接近。因为一旦价格低于成本后,厂家就不一定会生产。同时物价部门还将贯彻国务院整治药价虚高措施,完善招投标机制,进一步加强价格管理。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副主任马亚杰:
规格为10g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今年8月30日我省的招中标价为7.9元/支,而国大药房市场零售价为6.5元。但是我省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价平均比国家最高零售价降低了52.8%,为什么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后的药品价格仍比市场零售价还高?
答:
省食药监局局长刘自林:我省招标通过竞价实现降价,在技术标符合的前提下,报价低就中标。我省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价平均比国家最高零售价降低了52.8%,这是平均下降,不是所有药价都下降这么多。这是因为药品生产厂家可能不同、货源充足量不同等。
关键词:医保覆盖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宣林:
现行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等三项制度,从理论上实现了全覆盖,而实际情况是有的地方的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集体企业职工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群未能完全纳入保障范围,在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这一方面,政府还有什么政策和措施?
答: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志祥:我省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将非从业人员、大小学生都纳入医保范围,参保人数提前完成覆盖百分九十的目标。城镇未参保的、集体破产企业的人员,可以参照国家有关破产企业参保办法;关闭的企业人员,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先参加城镇居民要老保险。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争取参保率进一步上升。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宣林:
城乡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三项制度之间的衔接?政府对解决医保异地报销和转移接续做了哪些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拟采取哪些措施?
答: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志祥:在异地结算方面,我省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像马鞍山、上海已经可以异地结算。下一步工作将研究异地结算政策对接问题,因为仅在全省范围内,医保补助政策就不一样。二是加强建设服务设施,因为异地结算要靠网络实现,但是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安徽刚完成一期工程,网络只能到各市和部分县。城乡之间、异地、全国联网硬件建设投入很大。三是整个服务结算流程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