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注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中国人大网讯 4月9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超率农工委及农工委委员对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这也是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开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专题调研之一。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市望城店牛羊肉报验站、市板桥生猪屠宰场、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市动物卫生执法支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中心等地,并听取了市畜牧水产局工作情况汇报。
合肥市畜牧水产部门坚持把加快养殖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扎实推进动物防疫作为第一要事,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第一要点,千方百计保安全、促增长、促发展。2008年,全市全年肉、蛋、奶产品总产量达56.2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97万吨,出栏生猪213.5万头,家禽1.3亿只,存栏奶牛1.65万头,水产养殖面积36.5万亩,实现了养殖业经济在逆境中发展,在逆境中上扬。全年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达到220多个,新增龙虾人工养殖面积4万亩,新引进符合省级奖补标准良种奶牛2274头;带动社会投入2.4亿元,市养殖规模化比重全省领先。
建设动物防疫体系为抓手,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新的动物防疫体系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实行“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形成了“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的工作格局,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创新监管措施,破解监管难题,实现从养殖业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了合肥市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消费安全事故。
针对合肥市部分养殖业者、经营者主动防疫、接受检查和监管的意识仍较淡薄,市防疫员、检疫员队伍的力量仍需加强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超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逐步实现我市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切实解决好畜牧业发展,努力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要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物防疫水平;三要抓好安全监管,确保我市养殖业安全生产和市民身体健康。(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处 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