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全市人大主任学习研讨会专题研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9月29日,全市人大主任学习研讨会在常山县召开,专题研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居亚平要求,认真总结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律,创新举措,真抓实干,走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美丽乡村创建路子。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长林、王延生、汪惠芳、赵正良、俞顺虎、范根才,秘书长柴伊玲参加会议。
居亚平指出,经过全市几年的共同努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启动早,创建工作谋划具有前瞻性;明要求,创建工作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强规划,创建工作体系具有科学性;重落实,创建工作具有普惠性;建机制,创建投入具有保障性。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还不高,美丽乡村建设存在整治任务重、长效管理体制不健全、地方乡村文化底蕴和特色发掘不够等问题。
居亚平要求,要不断突出创建工作的重点,克难攻坚、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综合带动效应。要带动农民增收,坚持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要求,着力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持续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经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带动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环境整治、优化生态和管理机制有效结合,带动农村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要带动文化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要带动机制创新,创新考核机制、群众工作机制、投入机制、协作机制。
居亚平强调,全市两级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关注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提出建议、意见,加强监督,通过代表视察、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等监督形式,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加快创建。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大塘后村,市农办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市人大相关委室发表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