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八次会议
3月28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农业投入情况的报告,审议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不列入会议议程的代表议案的审议意见,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居亚平,副主任雷长林、王延生、汪惠芳、赵正良、俞顺虎、范根才,秘书长柴伊玲参加会议。
2011年,全市和市级农业总投入分别为26.90亿元和0.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9%和95.01%;全市和市级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分别为5.02亿元和0.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5%和23.61%。
居亚平说,农业投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进入“十二五”,农业发展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要依靠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走高端、高质、高效和生态、低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健全长效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以及农业法律法规关于农业投入的各项规定,尤其要贯彻落实好中央2012年1号文件精神,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进一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集中使用资金。切实加强财政对农业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坚决制止和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居亚平指出,要继续做好中央、省有关农业政策对接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支持。进一步整合来自上级各个渠道的资金,把资金统筹运作好。加快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抓紧谋划、储备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农业投入要以项目为载体,精心谋划、论证、储备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集中包装、发布、推介一批农业项目,抓住社会资金逐步向农业项目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创新政府投入模式,发挥好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政府投入带动、引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房屋抵押融资工作,把农户的资产转化为投入的资本,提高农民投入的能力。保护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农业保险业务,为农民投入提供安全保障。
居亚平说,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事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扶持力度,鼓励更多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副市长毛建民代表市政府作全市农业投入情况报告。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华应邀参加会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国建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