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江苏 > 新闻报道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市交通建设情况

来源: 苏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1年09月26日 14:23

  9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我市交通建设情况开展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苏州公共交通信息中心、苏州火车站、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并在轨道交通1号线南施街站至时代广场站之间视察了线路建设和运行情况。随后,视察组召开情况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副市长徐惠民作的关于城市交通建设情况的专题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

  会上,参加视察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纷纷发言,围绕合理布局公交线路、有效破解公交体制矛盾、适当提高公交车驾驶员待遇、科学规划中环快速路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视察组指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未来蓝图鼓舞人心。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高铁苏州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中心城市带动辐射作用,对加强对外联系、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视察组强调,市政府在关注宏观路网的同时,也要采取各种措施方便百姓出行;在抓紧交通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城市管理,做到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不赶进度。为此,视察组要求:

  一是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全面打造苏州城市窗口新形象。要依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火车站、京沪高铁苏州站等周边地区控制性规划,做到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强化管理;要将城市土地储备与轨道交通建设相结合,加强轨道交通沿线地块的规划控制和综合开发,用土地价值和物业收益为轨道交通日常运行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二是要强化协调,加大投入,构建绿色、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要在全面完成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围绕市委提出的在20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制定公交基本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要加快场站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在建设社会停车场、换乘枢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方便居民进城换乘公交,缓解古城区的交通压力;要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切实解决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等问题,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租借公共自行车,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要发挥高位协调作用,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组织衔接,通过不断优化公交线网、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包括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系统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将各类交通方式整合成为城市绿色交通的有机整体,把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得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环保。

  三是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对苏州火车站、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打破目前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和公交出租等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公共资源,优化乘车环境;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为洁净苏州大气环境添砖加瓦。

编 辑: 包瓴瓴
责 编: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