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率队调研生态空间保护工作
7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杜国玲主任率调研组赴市农委对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市农委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四个百万亩”保护落实情况的汇报,围绕建立跟踪督查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责任机制、坚持定期更新调查田亩数据信息、进一步发挥“四个百万亩”生态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张文根、秘书长沈文娟等参加调研。
杜国玲主任在座谈会上指出,市委、市人大作出保护“四个百万亩”生态空间的决定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在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农业不断萎缩、土地不断硬化的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具备历史担当和人文情怀,平衡好生态空间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四个百万亩”,保护的不仅是农业生产空间和种养殖计划,更是有效控制和保护苏州生态空间、造福苏州子孙百代的有力举措。她强调,人大不要求有关部门固化种养殖计划,而是要根据江南水乡的特色、生态功能的需求、市场导向的选择,实现各类农业产业的总量平衡、相互调节以及生态空间的有效保护。其中,要突出纯生态保护,比如百万亩水稻田是保护人工湿地的需要,必须补助到位、保障到位。
杜国玲主任要求,要基于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的迫切需要和市委、市人大关于保护的目标任务,尽快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有效的奖惩措施,明晰各地落实“四个百万亩”的动态数据,对于不履行保护责任的,要敢于罚、敢于纠、零容忍。要进一步强化保护“四个百万亩”的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分析研究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在的原因、解决的方案,坚决不再让经济发展挤占生态空间。要加强对郊野、湿地、山林、荒原等生态保护区的跟踪保护,警惕其因功能开发而过度水泥化、商业化甚至成为旅游地产,建议对该类保护区设置一定的生态率指标,防止出现既取得生态补偿、又开发土地、破坏生态的现象。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夏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