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人大:构建大宣传格局 推动宣传工作大发展
刘军
近年来,垦利县人大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000余篇,连续七年被评为省、市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有声有色的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了该县人大工作全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弘扬了“民主与法制”的主旋律,为人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拓宽宣传思路,形成宣传合力。该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大宣传观念,既着重挖掘内部优势,利用自身力量搞好宣传,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人大宣传,形成了上下互动、内外联动的宣传合力。一是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常委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确定一名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协调,机关各委室、各乡镇(街道)人大共同参与。二是自觉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党的宣传工作中,坚持党委领导,争取党委支持,人大宣传工作的方向更坚定;积极参加党委宣传部门工作会议,及时了解党的宣传政策、方针和路线,根据统一安排,落实任务,人大宣传内容更广泛。三是不断加强同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各新闻单位的优势,不断拓宽领域,丰富宣传内容,活跃宣传形式。
二完善宣传网络,壮大宣传队伍。高素质的人大宣传队伍是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县常委会坚持强内联外,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宣传骨干队伍。所谓“强内”即在人大机关及各乡镇(街道)人大中选择精通业务的干部,组建了一个30人的人大宣传报道小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讯报道网络。通过参加业务培训、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交流会等形式,着力在提高写作能力上下功夫,为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所谓“联外”即聘请“一府两院”20名热心人大宣传工作并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干部为人大宣传通讯员,通过他们及时宣传“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情况;聘请县委宣传部和县电视台、电台的6名干部为人大宣传通讯员,凡是人大机关重大活动,及时向他们通报,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一支50多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大宣传工作队伍,筑牢了人大宣传工作基础。
三拓宽宣传阵地,创新宣传载体。不断巩固阵地,拓宽宣传领域。订好用好《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中国人大信息网、《山东人大》、《人民权利报》、山东人大信息网、《东营人大》等人大媒体;积极在《东营日报》等党报党刊,市、县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上发稿,拓宽宣传领域,提升人大形象。坚持办好《垦利人大工作》,不断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坚持每年将优秀代表事迹、有关法律法规、人代会材料和宣传稿件等汇编成册,及时发放给人大代表,县直各部门、单位及兄弟县区人大,通报情况,交流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人大的透明度和影响面。积极创新载体,深化宣传效果。以纪念代表法颁布实施纪念活动,在人大代表中开展“三带头”“六个一”为实施国家战略建功勋主题实践活动等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电台开设《代表风采》专栏,集中介绍一批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扩大代表影响力和知名度,赢得了社会对人大工作的广泛支持。
四健全宣传制度,保障宣传工作。近年来,该县人大不断加强宣传制度建设,为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在年初,将新闻稿件和信息任务分解到县人大机关各委办,把任务分配到月,落实到人,要求各委室主任每人每月至少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篇,委室副主任及工作人员至少发表2篇。二是建立健全定期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人大机关宣传工作座谈会;定期与新闻单位开展联系,召开新闻通气会、策划会,形成人大机关与新闻单位的双向联动机制;定期与乡镇(街道)人大联系,督促乡镇(街道)人大开展宣传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用稿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坚持每月对机关各委室发稿情况进行通报,并在每期的《垦利人大工作》上对机关及各乡镇(街道)人大发稿情况进行通报,不断增强人大宣传工作者和通讯员的压力和动力。四是建立健全奖惩考核制度。以文件形式印发《垦利县人大新闻宣传报道奖励办法》,明确规定奖励对象、奖励标准和兑现办法;在每年两次召开的人大宣传工作会议上对宣传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提升了宣传员的荣誉感,进一步调动了大家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