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山东 > 新闻报道

提认识 抓措施 强素质

努力开创人大信访工作新局面

——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纪实

刘金虎 燕德清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4月15日 16:53

    2008年初换届以来,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强化人大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了信访工作新的局面。

    一、认识高度决定工作态度,切实在增强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上下功夫

    信访工作是体察民情民心、观察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广纳贤言为民遂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证明,人大信访工作做得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群众的不满意情绪得到疏导,就能化解许多社会矛盾,减少和消除许多不稳定因素,更为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营造更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

    多年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始终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重点安排。面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形势,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换届后,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充实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一名常委会副主任具体分管,配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信访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和省人大交办的重点案件都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督办意见;定期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交办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调度、督办;每次常委会主任会议,都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共同研究部署,保证了信访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常委会领导定期公开接访制度,在相关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对领导公开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召开专门会议,召集有关委室负责人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转部门或县区办理,接访领导对接访案件进行全程跟踪督办,极大地提高了信访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果。接访领导协调有关委室共同督办信访案件制度的实施,使常委会机关上下形成了全力抓信访,人人关心信访齐抓共管的局面,使许多老大难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措施强度决定工作力度,切实在增强工作实效上下功夫

    换届后,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从人大信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坚持把督办信访案件与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强化措施,重点在督办影响发展稳定的重大案件、群众反映强烈且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问题上下功夫,2008年至今,接待群众来访2283人次,受理群众来信391件,全部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了办理,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情接访,切实维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理解、相信、善待、关爱上访群众,把上访人当亲人,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劲,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具体工作中,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做到一案一策,逐个地研究解决,对个别久拖不决的案件,切实增强“四还四不怕”意识,即还感情帐不怕丢面子,还经济帐不怕受损失,还执法帐不怕担责任,还政策帐不怕揭老底。并积极探索律师参与信访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信访问题,促进矛盾化解。同时,在接待群众上访过程中讲求工作方式方法,尤其是对那些不了解法律政策、要求过高、盲目攀比的上访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释疑解惑工作,确保不因传递信息不清晰甚至传递错误信息,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群体化现象的发生;对不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受理范围内的问题,给上访人指明具体受理单位,尽可能减少上访人的无效上访。

    (二)搞好信访案件的调查分析研判,为常委会依法监督、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已发生的信访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了解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搞清楚其根源、成因、现状、涉及的人员结构以及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极大的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主动性,把信访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准确的提供给常委会,为常委会依法监督、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先后围绕信访反映集中的环境污染、城市拆迁补偿、农村幼儿教师补助等问题,提请常委会进行专题审议,推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广饶县村民刘某因村安居工程拆迁补偿及工料费结算问题与村委会发生矛盾,连续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反映,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2009年7月份,刘某到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上访反映情况,信访室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常委会分管主任进行了汇报,按照分管领导批示由分管秘书长、相关委员会和信访室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矛盾发生村、乡镇调查了解情况,并对矛盾发生后各级组织所做的协调工作及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对事件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拟定了初步协调方案,先后三次组织上访人与村委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沟通协商,最终上访人与村委会达成了和解意见,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突出督办重点,强化对重要信访案件的跟踪督办落实。坚持抓主要矛盾,把督办的重点放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近年来,群众越级上访反映问题的越来越多,问题处理难度不断增大。工作中,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督办方式,对办理难度较大的案件,都进行当面交办;对事实清楚、有具体政策可落实的案件,都提出具体办理建议和办理时限,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妥善解决,缩短了办理期限,提高了办理质量和效率。对于转办案件,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不等不靠,加强与承办部门的协调联系,督促加快办理进度,在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同时,第一时间答复上访群众,做到了对上对下双负责,提高了办理质量,增强了办理效果。如:接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贾某与利津工贸园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上访案件的督办通知后,东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利津县人大常委会下发了督办通知,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执行工程欠款,经过多方工作,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执行完结,并及时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信访部门报告了结果。2009年,共收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转办函90多件次,都按规定进行了办理处结。

    三、队伍素质决定工作能力,切实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

    (一)重视加强信访制度建设。为了保证工作依法严格有序进行,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参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新修订完善了领导接访、信访登记、案件调查分析、立案转办、信息报告、复信回访、委室协办、催办督办、等制度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的受理、处理办法、处理程序和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人员和各委室在信访工作中的职责,保障了信访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有序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强化信访机构建设。积极筹措经费建设了高标准的信访接待室,配备了信访工作专用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并积极争取将信访经费列入专项,每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给予适度递增。多次召开信访工作调度会议,对健全人大信访工作网络提出具体要求,全市三县两区人大常委会都设立了正科级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多数县区人大信访部门负责同志被增选为常委会委员。2009年,东营市人大信访室被东营市委评为全市社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三)大力提高信访队伍素质。队伍建设是信访工作的基石。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的同时,注重教育和引导信访干部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人大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2009年,东营市人大机关一名信访干部在全市综治工作和全国“两会”信访安保工作中表现出色,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东营市委通报表彰。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沈掌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