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山东 > 新闻报道

“学、摆、改” 山东东营市人大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9月27日 11:32

今年3月至8月,东营市人大机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实效上求突破,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人大机关和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机关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坐下来、走出去、请进来——学

东营市人大机关坚持把深入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努力把学习实践的过程变成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的过程,变成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服务和推动发展的过程,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在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同时,对个人自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编发了《市人大机关学习实践活动材料汇编》,引导大家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必学篇目,接受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二是专题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采取集中学原文、专题辅导明要义、个人自学记笔记、交流心得谈体会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内涵,增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期间,先后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6次,邀请市委党校、山东大学的专家教授举办了2次专题讲座,观看了省人大举办的宪法专题讲座、加强作风建设廉政教育录像片,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现代渔业生态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农村建设学习观摩活动8次,组织开展了“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大讨论等,撰写心得体会150余篇。三是学习理论与思考问题相结合。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机关党组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围绕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如何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正确思路。四是深入学习与注重调研相结合。围绕“科学发展、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富民强市”这个主题,把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内容,着重就贯彻落实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维护稳定、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小组活动、改进作风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形成了《金融危机对东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等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10余篇。

不遮掩、不回避、不护短——摆

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开展分析评议,努力做到征求意见广泛深入,查摆问题准确全面,分析原因深刻透彻,落实整改措施有力。一是开门纳谏,集中民意。为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分别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和县区人大负责同志参加的三个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50余条,经梳理汇总,共归纳出包括强化科学决策、加大监督力度、发挥代表作用、加强机关建设等意见建议15条。二是深入查摆,找准问题。机关党组及时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列席,党组成员结合各自职责和自身实际,重点查找了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机关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努力方向,切实做到了敞开思想,坦诚沟通,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体现了重在自我教育、重在自我提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的要求。三是对症下药,理清思路。机关党组紧扣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及载体,深入总结分析换届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并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市直有关部门、县区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努力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分析总结的要求。四是搞好测评,检验成效。把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抓紧抓实,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县区人大负责人及全体干部职工采取书面评议的方式,对机关党组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测评,满意率达到了100%。同时,把测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吸纳到分析检查报告中,使之更加充实完善。

沉下去、动起来、搞上去——改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见成效、出成果的关键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市人大机关党组把解决问题与完善体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在整改的实践中建章立制,在建章立制中推动整改,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机关党组对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结合各层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了《市人大机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14条整改措施。对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完成时限、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努力使整改落到实处。二是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以创建“学习型研究、服务规范型、廉洁节约型”机关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手段,以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为重点,机关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成立了机关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组织参加了黄河口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迎全运市直机关体育邀请赛等,丰富活跃了机关干部文体生活。定期组织离退休老干部集中阅文,组织开展了微机培训、“庆七一”参观考察、学练太极拳等活动,积极为他们赴省内外参观考察、就医保健提供服务,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健全完善了宣传奖惩制度,上半年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50余篇,其中国家级23篇、省级48篇,尤其是国家级稿件数量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扩大了东营市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机关1名副县级和3名科级干部被推荐为正县和副县后备干部。三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形成及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对审议意见的起草、办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改革,使审议意见在内容上重点更加突出,使“一府两院”在研究办理上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协助常委会修改完善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市人大代表守则》、《代表建议办理办法》、《议案处理办法》、《建议督办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履职行为和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四是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协助常委会到市直各相关部门视察调研,监督支持各部门单位对承担的整改事项精心组织,集中推进,狠抓落实,依法推动群众反映集中的30个重点问题的解决。严格落实定期公开接访制度,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有访必接,有接必果,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信访诉求,推动48个重点信访问题的解决。扎实推进包村帮扶工作,对帮扶村实施了电网改造项目,整修硬化了村内“一纵三横”四条道路,实施了排水沟工程,解决了帮扶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集中走访困难老党员,“七一”期间,集中走访了机关和所包村建国前入党的困难老党员,送去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 郑云国 朱晓东 苏庆亮 燕德清)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沈掌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