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上海 > 新闻报道

姜耀中在静安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静安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7月06日 09:17

  静安经济的外向度比较高,而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必然也会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目前,以静安南京路沿线为主体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增加,租金下跌,一些国际性服务业企业员工招聘减少,宾馆客房率下降,这些都与这场危机密切相关。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区政府及职能部门毫不气馁,积极应对,努力工作,1-5月份共引进各类企业223家,新增地方税收近1个亿,而且引进了一些跨国公司,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从事招商留商工作的同志们功不可没。

  常委会今天审议区政府招商留商等工作,不是简单的听听情况,而主要是通过审议,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与政府一起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找办法,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确保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得以完成。结合招商留商工作,就我区如何面对困难,抓住机遇,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要以“两个提升”为抓手,努力做好楼宇的调整工作

  静安位于上海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静安又是个地域小区,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矛盾很大。长期以来,静安南京路沿线的甲级写字楼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是阻碍静安招大引强的一道坎。针对上述矛盾,我们应该抓住当前静安南京路沿线甲级写字楼出租率和租金下降的现状,化挑战为机遇,围绕提升产业能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度,抓紧做好楼宇调整工作。凡是符合“两个提升”要求、符合静安产业政策的企业,要千方百计吸引它们入驻。静安区是地域小区,要想成为能量大区,关键是要在内涵发展上动脑筋,通过提升产业能级,提升产业集聚度,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因此,我们要利用这次危机,加快调整,为新一轮发展打下基础。

  在抓紧现有楼宇调整的同时,还要做好新的载体招商工作。静安寺地区的综合开发和崛起,是静安未来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新载体的招商工作如何和“两个提升”相一致,和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建议政府要抓紧研究,要从工作的指导和政策的重心上引导好企业做好招商工作。静安要建设国际商务港,企业的规模、产业的能级一定要和国际商务港相匹配。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安商、留商、扶商、稳商、招商的服务力度

  静安的安商、招商工作,除了放大区位优势外,最有文章可做的是政府如何进一步加强服务。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很受启发,这篇文章叫《昆山为什么那么好》。大家都知道,20年前,昆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经济总量在苏州下辖县市中是最低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县,现在台资经济占整个大陆吸收台资经济的1/9,大约3400多家,注册资金240亿美元,是大陆台资最密集的县市,经济总量不仅居苏州各县市之首,而且两次列为全国百强县榜首。这篇文章讲了昆山为什么在20年发展得这么快,很值得大家思考。虽然我们的招商服务工作做得也很有特点,但是,我想我们的服务工作如果能做得象昆山那样,相信各方面的情况会更好。

  三、继续关注企业的困难,积极帮助企业共克时艰

  前不久,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39条政策”的实施细则,相信细则的出台,对于缓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会起到积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要狠抓落实,要让每条政策落地,使有困难的企业可操作,使企业感到温暖。政策的效应好不好,关键在于针对性强不强,是否可操作,企业能否得到实惠。建议政府一定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政策的落实上。同时,要不断把握发展了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政策,有的还可以从机制上加以巩固。现在大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政策再不能落地,效应就有可能打折。

  从当前的形势看,虽然国内经济情况有一些好的迹象,但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从静安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看,当前发展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财政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压力很大,财税保持7%的增长还是有不少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认真做好安商、留商、扶商、稳商、招商这篇大文章,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为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编 辑: 余晨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