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常委会委员发出十七问 市政府受询部门一一答
图为市人大组织的首次专题询问会现场。本报记者 董永博 摄
石家庄日报讯(记者 王静)昨天,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对一地就水利发展情况询问市政府有关部门。据了解,开展专题询问在我省尚属首次。
提及“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文志说,组织开展专题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知情知政、辅助审议的重要手段,是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完善方式、增强实效的重要探索。从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人大的实践来看,也是成功的。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系会议,决定选择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为了搞好此次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先后3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家进行了指导,研究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我市实际,分3个组对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分组审议。
昨天的专题询问现场,8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成为“询问人”,问题涉及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委员们都有备而来。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受询部门准备充分,答询认真。值得一提的是,询问和应答都遵循“公开的原则”——在公开的场合公开问答,在询问人和应询人的“一问一答”之间,监督的过程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展开。历时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7个问题涉及我市水利发展改革的各个方面。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何金录十分关注“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市如何具体研究政策、谋划项目、积极跑办、争取资金。当得知我市今年以来已经争取国家17亿元水利建设资金时,何金录委员表示“非常满意”。他说,水利建设对于我们石家庄这样一座缺水城市来说尤为重要,管好水、落实好“一号文件”精神,对于石家庄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好处。谈及此次的专题询问,何金录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与政府部门直接对话,拓宽了人民知情知政的渠道,有问有答的形式也促进了有关部门对问题的重视,这对于推进我们的工作很有好处。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能首次选上水利工作,我感到很荣幸。”市水务局局长张维德说。“专题询问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要以这次询问为契机,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和询问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促进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是专题询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专题询问始于“问”,但决不应止于答。步淑段委员表示:“作为人大代表,尤其是人大常委,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身后是人大和276万市民以及1076万石家庄人民的重托。虽然这次我只提了三个问题,实际上我还有后续的提问,已经提交给有关部门。”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将整理审议和询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转交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市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将办理情况如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这次专题询问在我市是第一次,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总结这次询问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推动专题询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下半年我们还将针对食品安全再开展一次专题询问。今后我们将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使这项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文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