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廊坊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综述
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廊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都实现了新的提升、新的突破,为推进全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工作监督,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实现了新作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冲刺跨越、全面争先”的主基调和“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的工作主线,选准工作监督的切入点,积极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助力全局、推动发展。全年共举行主任会议8次,常委会会议6次,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9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64条,全部得到了有效落实;围绕审议报告组织委员和代表开展工作调研9次,并围绕市委重点、政府难点、社会热点问题选题立项,先后开展了6项专题调查和3项视察,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152条,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政府的积极采纳,切实通过人大的依法监督,促进了“一府两院”工作改进提升,推动了全市重点工作开展。
“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从调研和审议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情况、专题调查《依法建设和保护绿色通道的决定》出台一年来贯彻落实情况和“兴农、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三个方面入手,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依法监督力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建议,并责成市政府研究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有力地推动了“三农”工作开展。
城镇化是发展的“引擎”,为推进全市城镇化高水平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落实好《规划》从5个方面提出刚性要求,同时配合“三年大变样”开展了市区规划建设工作的专题调查,为市委决策提供依据,积极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城镇“三年大变样”工作先后进行了两次视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年度监督工作的重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情况的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从科学制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加强道路管护、解决交通拥堵、加强法律宣传等6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落实。
2010年11月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素珍带领部分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对全市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市区金地社区、康乐社区、钰海社区,对社区警务室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视察。每到一处,张素珍都与社区警务室负责同志和警务人员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解情况,实地察看设施配备情况,并对社区警务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张素珍在视察中指出:“基层警务工作者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的重任。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真正使警务工作者成为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公安队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加强法律监督,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着眼大局、关注民生、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保证关系全市发展与稳定大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正确实施为重点,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努力促进“一府两院”提升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先后对8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共发现指出问题42个,提出意见51条。《民事诉讼法》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部法律,它的正确实施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和法律顾问利用3个月时间,采取市、县(市、区)联动的方式,对全市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对全市做出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严格依法办案、适用执行程序正确、法律和社会效果突出、有效依法保障和服务民生5点基本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法律宣传、队伍建设、机制保障、法制建设4个方面不适应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培训投入、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机制保障5点意见,并加强督导落实,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对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完成了10部法律法规的意见征集工作,共提出修改建议103条,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评价。加强人大信访和案件承办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5件次,承办案件21件。对每一起信访和案件,都坚持快批、快转、快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并积极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探索创新实践,在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实现了新突破
人大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根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监督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加大了主任会议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初审力度,建立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主任会议的新机制,有效提高了主任会议议事决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依法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切实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在每项议题审议前都组织组成人员进行专项视察、开展专项调研,使审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审议好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建立了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制度,先后3次召开座谈会听取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两次组织部分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深入重点县(市)实地调研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园区建设、“三农”工作、新民居建设、节能降耗、民间融资、民生改善和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安全9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督促市政府逐条研究具体措施积极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常委会先是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市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视察,然后又采取上下联动、市县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创新体制4个方面提出了审议意见,有效促进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去年12月26日,是全国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宣传廊坊、提升廊坊知名度、提升文化“软实力”,12月23日廊坊人大常委会举办了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廊坊杯”全国书画展,毛主席嫡孙毛新宇将军,原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人员、老将军等百名贵宾聚集廊坊,共展出全国各地书画家作品613件、艺术家185幅作品,国家和省、市18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1000多人参加开幕式和参观展览,活动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廊坊文化史上前所未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开创了市人大常委会举办重大文化活动的先河,进一步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展示了形象,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了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