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2010年度工作要点
2010年,是富于挑战和充满机遇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市委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为统揽,以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以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更加积极负责地行使法定职权,坚持不懈地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发挥更大作用。
一、认真落实市委决定,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1、以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要求为契机,加强人大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协助市委对全市落实《决定》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促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全面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开展。
2、做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审批前的审查调研工作,为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纲要提供必要准备。
3、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抓住事关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调查研究、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的基础上,及时作出决议决定,促进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4、强化计划预算监督。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预算外资金使用管理的审查监督,继续将预算初审向部门延伸,向财政专项资金比较集中的部门拓展,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督促审计部门加强对部门决算情况的审计监督,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跟踪监督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强化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5、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对构建以旅游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园区建设、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开展视察、检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面貌变化,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6、坚持调研先行,通过采取明察暗访、抽样调查等方式,真正把基层情况和群众呼声反映出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有重点、分层次地推动问题解决。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新民居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和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深入调研分析,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贷款融资使用和监管、节能减排、城区六河水系治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餐工程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和商务租车等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审议意见,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7、组织代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听取市公安局“打黑除恶”和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和支持被评议部门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8、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监督,促进审议意见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七河”污染治理议案落实情况的报告,督促“七河”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9、有针对性地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防震减灾法、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就老旧小区改造、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加强监督,深入了解执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明确改进意见,加大督办力度,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10、继续开展旁听和评议法院庭审专题调研活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应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人大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形式,促进司法机关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公正司法。
11、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召开信访工作会议,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信访综合分析,做好重点信访事项交办督办工作,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2、强化人事任免工作,规范任免程序,继续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审判检察人员任前公示等制度,完善任前旁听评议庭审结果建档制度,探索任后监督有效形式,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三、不断加强代表工作,切实发挥代表作用
13、认真落实代表法和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规定,坚持市级国家机关联系市人大代表、向市人大代表通报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等制度,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制度,让代表更加有效地参与管理地方国家和社会事务。
14、优化代表履职环境,支持和鼓励代表在各自工作岗位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化代表培训工作,举办代表专题培训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
15、加强对代表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增强代表的履职责任。开展优秀代表和先进代表小组评选活动,激励代表的履职热情。拓宽代表参与活动渠道,就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代表跨选举单位调研视察活动,使代表进一步扩大视野,深入了解全市各方面情况,更好地行使职责、发挥作用。组织好驻秦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年中专题调研和会前集中视察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16、创新代表建议交办工作,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推动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坚持重点建议重点督办,采取常委会议题审议、组织代表视察、跟踪督办等方式,加强对重点建议及2009年尚未落实建议的办理工作。完善承办机制,建立人大代表与“一府两院”负责人双向约见制度和承办单位负责人约见代表制度,直接听取代表意见,提高办成率和满意率。
17、将代表建议的提出、办理过程向社会公开,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先进承办单位评选活动,不断提高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办理质量。
四、注重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18、继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地抓好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培训,结合常委会审议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会前专题培训,提高组成人员的议事能力和水平。改进常委会议事方式,在议深议透上下功夫,实行分组审议和集中审议相结合,充分调动组成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
19、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将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转化为工作议题,使人大工作更贴近民生、更反映民意。
20、探索人大监督与媒体舆论监督、群众社会监督、执法机关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社会效果。逐步扩大人大监督的公开度和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试行将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监督事项向社会公布并征询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1、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学习型、和谐型、效能型、廉洁型、节约型)创建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人大机关建设。
22、适时召开全市乡镇人大工作会议,推动乡镇人大工作开展。加强与外地人大沟通交流,密切与县区人大工作联系,探索街道人大工作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