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到衡水调研
衡水日报讯(记者孔颖)8月28日至29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就引黄入冀和南水北调工作在我市进行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人,副主任杨金锁,市政府副市长邹立基出席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召集人刘明忠主持调研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在实地视察了卫千渠大营段工程现状、衡水湖引黄线路改造工程和冀州市城镇建设后,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我市情况汇报并与相关部门座谈。座谈会上,市水务局负责人代表市政府向调研组汇报了我市关于引黄入冀及南水北调工程开展情况。市规划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市建设“水市湖城”的战略规划。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引黄入冀工程,并努力做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相关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我市引黄入冀调水工程从1993年2月试引黄到2008年共引水15次,我市共引水10.9亿立方米,其中衡水湖7.7亿立方米。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划,确定了我市南水北调为“两线引水,一湖调蓄”的总体方案。全市11个县市区均在供水范围之内,故城、景县、阜城、枣强、武邑属东线供水范围,深州市、武强、饶阳、安平属中线供水范围,桃城区、冀州市既属东线供水范围又属中线供水范围。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引黄入冀及南水北调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刘明忠说,衡水市对两项工程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督导有力;全市水网建设良好,引黄入冀思路清晰,措施方案切实可行。衡水市在节约用水及水资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成绩。针对衡水在水利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组表示将及时向全国人大和有关部委反映,从而更好地促进衡水水利工作发展。
孙志人说,目前,市委、市政府准确地把握了有利时机,积极谋划衡水、规划衡水,全市上下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市湖城”。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衡水水利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将深入研究,认真落实引黄入冀和南水北调工程有关政策,全力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他希望代表们把衡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上去,推动工程尽早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