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人大组织调研阳泉电网建设
阳泉日报讯 4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阳泉电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水生、副主任王振国、秘书长吕誉耀参加了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主要是围绕我市“十一五”期间电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及其完成预期发展目标需采取的相关措施、当前我市电网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建设发展思路等课题展开。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听取了阳泉供电分公司的专题汇报,并实地考察了阳泉供电分公司调度中心和阳泉500千伏变电站等单位。
阳泉电网现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6座,变电总容量538.6万千伏安,总线路长度1226公里,不仅担负区域内电力供应和对外输送的任务,同时也是山西向河北、京津唐送电的重要通道。“十一五”期间,阳泉电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电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供电能力和设备运行水平大幅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电网建设滞后的被动局面,是我市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其中, 投资电网建设16.6亿元,建成了阳泉市首座500千伏变电站,建成平定、郊区2个电气化县和7个电气化乡、125个电气化村,农网变电站全部实现综合自动化管理,并圆满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调研中,孙水生指出,阳泉电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供电企业应该抓住“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以满足阳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为目标,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安全稳定水平和经济运行效率,提高阳泉电网的外送能力,实现电网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为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实现“千亿阳泉、百万新城”目标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保障。
孙水生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充分理解电网建设的重大意义,全力支持供电企业的工作,在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题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使电网建设的步伐更好地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全社会营造保障电网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电力事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张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