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举行
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1年12月18日在昆泰酒店隆重举行。经过与会全体代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各项议程,于12月22日胜利闭幕。
听取、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朝阳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了《朝阳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朝阳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通过了上述6个报告的决议。
依法选举佟克克为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李国、王亚贵、张富生、朱春霞、曾原纪为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丁清光等29人为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程连元为朝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吴桂英、陈涛、阎军、王春、张立新、苑文新、汪洋为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选举李瑞翔为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王立为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了议案审查委员会提交的议案审查报告,决定将代表提出的第3号、1号、10号、11号、16号、19号、21号、23号议案,合并为一项,作为大会议案,交区人民政府办理,由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些议案是:胡波等14名代表提出的“推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罗凤基等12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加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陈方等10名代表提出的“引进国际医疗资源,促进朝阳区医疗国际化进程”、冯良等22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社区医疗保障水平”、王志华等19名代表提出的“关于中医人才多点执业,弘扬中医药建设”、郑洁等25名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持续提高健康服务水平”、王明晓等2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朝阳区域内四环以外规划建设三级医院”、温建民等15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朝阳区医疗卫生发展”等议案。
组织了代表询问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及“两院”主要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区法院、区检察院和社会团体共54家单位现场接受了代表询问,解答代表提出的问题。
会议认为,五年来,朝阳区高标准完成奥运和国庆服务保障任务,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区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社会事业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100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3449元,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9726元,年均增长11.6%。过去的五年,成为朝阳区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实践“六个新作为”工作目标,依法履职,扎实工作,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依法办案,促进社会和谐,使公正司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是朝阳区加快“新四区”建设,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加快推进,首都建设“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我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在国际、国内分工与协作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增强区域核心功能,提供了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我区提升发展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50多年改革发展,朝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更加凸显,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要求,区人大常委会要围绕“四个坚持、四个服务”,继续依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能,支持、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和“两院”公正司法;区政府要继续提高贯彻执行能力,保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两院”要做到依法办事,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府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区委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在中共朝阳区委领导下,以科学发展??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突出核心功能、突出文化驱动、突出发展惠民,再创核心竞争力、承载环境和文化文明新优势,加快建设“新四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民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