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人大常委会针对社会化养老提出建议
北京人大网讯 顺义区人大常委会针对社会化养老提出建议。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自理能力下降和子女负担加重的现状,而社会化养老未形成共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养老机构总量偏少;服务内容单一,资金不足,保障能力较弱,统筹协调不够等问题,顺义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1、加强教育,形成共识。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进一步加强敬老养老传统美德教育。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和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应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创建评选表彰活动。2、发挥职能,形成合力。社会养老保障管理工作涉及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多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要在区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办公室的指导下,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协作,齐抓共管,形成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合力,以提高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增强工作推进的有效性,避免信息和资源浪费。3、集中养老,提升质量。一是多方筹措资金,通过整合资源,在社区配建托老所、家庭互助点;二是加大投入,鼓励镇办敬老院利用原有设施改造、改扩建来增加养老机构床位数,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和入住率;三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管理为主,再多建几个集养护、托管、娱乐、康复、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4、热点问题,协商解决。主要解决基础设施较差问题;“五保户”福利养老金应由敬老院带领代管直接用于老人,而非亲属领;一些敬老院用电用水因各种原因(如废旧的厂房)没按居民的标准收,而是按工业或商业标准收费问题;机构养老,投资建敬老院,征地占地审批难度大问题。(顺义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