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会见德国联邦议会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委员会议员团
北京人大网讯 6月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晨在市人大常委会外宾会见厅会见了以德国联邦议会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委员会主席温弗里德·赫尔曼为团长的议员团一行。
刘晓晨副主任首先对议员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尔后应客人要求介绍了北京市城市建设、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情况。他说,北京市在成功申办奥运会后飞速发展,近五年来,北京城市建设资金总量已从两千亿元增长至五千亿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基础设施和道路设施建设。民航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网得到了较大发展。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口规模增长过快、交通拥堵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新挑战。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远大目标,按照世界城市的标准,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手,一方面加快环境建设,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以及地下市政管网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城市交通整体建设,包括地铁建设、第二机场建设以及省际间铁路建设。
刘晓晨副主任说,德国城市布局合理,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全国交通路网发达,在城市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北京市到天津市的京津城际快速铁路就是引进德国技术,后经消化吸收而修建的。德国的大众和奔驰汽车在中国均有生产,并占很大市场份额。中国和德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北京市先后与科隆市和柏林市结为友城,并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去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率团访问柏林时受到了热情接待,访问取得圆满成功。相信议员团此次来访会为北京市人大与德国议会的交往开辟美好前景,并希望我们双方的交流对北京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赫尔曼主席说,议员团来华期间已经访问了上海,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和部分中德合资企业。北京是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在北京的所见所闻给每位团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人已经是第四次访问北京,他对近几年北京城市的发展感慨颇深,并感受到了北京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做的努力。他说,人口密集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地铁网络建设才有助于解决汽车发展过快的问题。他表示希望继续加强德中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彼此间的友好关系。
会见中,刘晓晨副主任还回答了赫尔曼主席和议员团成员提出的有关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社区组织及文化生活、住房保障以及奥运场馆利用情况的问题。他说,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城市的建设很难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与管理并重,我们将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社会问题进行梳理,并使其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刘晓晨副主任说,中国的社区管理模式很具创造性,社区基层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高度自治组织,一方面承担部分管理和组织职能,另一方面又广泛地了解民情,征求民意,把社区居民的意愿表达给政府。另外还有社区的物业公司负责水、电和煤气等运转工作。社区志愿者提供日常服务。这种社区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中,并将结合城市发展不断进行完善。目前,社区内已经修建了无偿的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还有老年合唱团、京剧团和健身队这样的群众组织,有的社区中还安装了小型电影放映设备。作为基层细胞,社区还有许多文化体育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他说,安居工程是保障民生的大事。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根据不同收入人群,提供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他还介绍说,奥运场馆在奥运会后的利用问题曾经令人担忧,不过这种担忧已经成为过去。比如鸟巢的利用率就并不低,它曾作为足球友谊赛的赛场和中国版图兰朵的演出场地,还在冬季开设了滑雪场。
在会谈中,赫尔曼主席提出,希望能够在鸟巢举办一次德国与中国两国家队的足球友谊比赛,刘晓晨副主任对此表示非常赞成,双方均表示会为促成此事而努力。
会见结束后,宾主双方互赠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副主任马曙光,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谦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巡视员、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朱秋征出席了会见。(办公厅外事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