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顺义区调研城乡一体化建设
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来到我区调研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市人常委会副主任赵凤山一同调研。区领导张延昆、刘剑、马庚良、杨宝华、李友生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空港经济开发区集体公共租赁住房、北京京日东大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仁和镇平各庄村以及东方太阳城了解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区紧抓筹办奥运会和花博会的机遇,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引领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体育休闲、国际交往”等重要城市功能,全力抓好重点新城、临空经济区、天竺综合保税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等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大任务,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全区呈现出“产业优化升级、就业比较充分、人口总量控制、资源合理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区坚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具体做法是一坚持工业化带动,不断增强城乡发展活力。突出表现在临空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做强做大、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优化提升。二坚持城市化引领,帮助农村居民加快融入城市。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区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就业率达到89%;身份向城市居民过渡,到今年年底全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51%以上;居住向城市社区集中。三坚持一体化推进,统筹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三个梯次。新城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初具成效。
我区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坚持“新增城市人口以农转居为主,区内人口转移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引进区外人口以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主”的“三为主”原则,以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为核心,通过产业调控和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双向带动,实现了流动人口总量控制、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杜德印指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把城市和乡村统一到一个整体,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支撑,通过城乡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城乡协调发展、居民共享便利。杜德印强调,城市规划不能只有生态、形态,没有业态,要把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人口规划作为一个整体,城市才能实现有序发展;要解决好农民进入城市的体制问题、制度问题以及组织安排,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资产权益问题,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更加和谐,城市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快,为首都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