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北京 > 新闻报道

西城区人大常委会视察西城区保健食品安全情况

来源: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5月11日 11:21

  为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5月5日,区人大常委会文卫体委员会组织17名区人大代表对区药监分局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预先审议,同时视察了复兴门外大街的同仁堂药店和西单商场超市的保健食品安全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先参加了此次预先审议和视察活动。

  通过听取汇报和视察,文卫体委员会组成人员认为区政府认真执行《北京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把保障保健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依法把好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从业资格、设施条件、经营许可、品种准入等保健食品市场的入口关,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肯定。同时,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科学使用保健食品知识的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保健食品需求明显增加。但是,一些企业违法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群众由于缺乏正确选用保健食品的知识盲目购买,也给自身健康带来隐患。建议政府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把对公众的宣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公告栏及召开通报会和发放宣传材料、建立应急通信平台等各种渠道,加强保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落实不良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发布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重违法信息,定期公布假劣产品信息及生产销售假劣产品企业名单。要下大力气引导辖区群众掌握科学使用保健食品的知识,发挥社会环境舆论监督的力量,提高保健食品安全质量的社会关注度和监督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食用保健食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能够选择好适合自身的有安全保障的产品。

  二、进一步加大对保健食品的抽检和监管力度

  西城区共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386家,经营品种达数千种,区药监分局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共抽验保健食品171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1批次。总的来看,保健食品的安全监管任务很重。建议区政府要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安全控制保障体系,加强对保健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保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保健食品安全控制检测和预警系统,尤其是针对个体经营、民办企业、农贸市场以及在街道社区中传销的保健食品存在的质量良莠不齐、行业信誉度差、进货渠道混乱等问题应高度重视。要在转变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将“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监管做实,把关口前移,加大抽检力度,加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要充分发挥社区保健食品专管员制度的作用,采用监管的高压态势促使区内保健食品市场秩序逐步好转,以确保辖区内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区保健食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

  我区属于输入消费型地区,从保健食品供应链来看,其质量安全涉及到原料、生产加工、仓储运输、流通消费全过程,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保健食品食用安全产生影响。因此,与源头监管的衔接、各环节监管的衔接十分重要。建议政府建立健全有效的保健食品供应全程监管衔接机制,从源头抓起,健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对保健食品批发市场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政府各部门要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机制,重点打击制假、售假源头。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不守法、违法企业、违法法人代表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净化保健食品市场。区药监分局要总结现有的管理经验,在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能基础上,尽快增加执法人员数量,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