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全省灾后重建工作回眸

顾静

来源: 民主法制建设杂志    浏览字号: 2010年03月03日 16:54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普天同庆,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民主法制不断向前推进。这一年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也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2009年,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9件,修改法规13件,废止1件,批准成都市地方性法规6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6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个,组织了对统计法和统计管理条例、防震减灾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为推进“两个加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0年1月1日,离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已经1年233天,伤痛仍在,希望不止。一年里,常委会把省委有关灾后恢复重建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作为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围绕促进加快重建、科学重建、依法重建,积极履职尽责,为推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筑起法治屏障

  为使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实现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重建幸福家庭的愿望,省人大常委会在作出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一年后,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及有关组成部门继续本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知情选择、全程服务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对震灾中有成员伤亡且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家庭给予再生育照顾,全力做好地震灾区再生育服务工作。截至2009年6月底,各级服务机构已免费为再生育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健康检查等技术服务38682人次。全省已有2029名妇女成功怀孕,642名婴儿健康出生。

  从汶川特大地震到北京奥运,志愿者们用爱心描绘出一幅幅温暖的画卷。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的不完全统计,我省抗震救灾志愿服务报名人数为118万,其中派遣18万人,178万人次参与服务;全省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人数共计6万余人,其中省外志愿者1.3万人。截至去年6月,留在灾区相对固定并有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有70余个团队,共计5100余人,涉及心理抚慰、文化活动、困难帮扶、爱心助孤、支教助学等多个方面。根据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以及以往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四川实际,常委会制定了《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对我省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此外,围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特别是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等问题,常委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进一步依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决策参考和法制保障。

  督促依法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旅游业是地震灾害直接破坏最大、影响波及面最广、受损程度最深的行业。其中,固定资产损失达466亿元,旅游产能损失82亿元,旅游市场消费信心受到较大影响,旅游业的投资信心暂时受挫。5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我省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贯彻实施《四川省旅游条例》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政府在地震后对振兴四川旅游业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建议政府加强宣传推销力度,大力宣传灾后四川旅游安全、美丽形象;适当调低景区门票价格,挖掘川内旅游需求;加强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促进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恢复和发展。同时督促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以旅游市场恢复为主体的灾后重建工作,重树四川灾后旅游安全、美丽新形象。

  “全省灾后重建已完成投资4032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45.5%”;“全省已开工重建项目21607个,占需重建的66.1%”;“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已全部开工;城镇永久性住房已开工20.42万户,占需重建的65.1%。”……7月20日,为确保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常委会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报告,一个个数据令人振奋,一个个消息令人鼓舞。会议通过了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的决议,要求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继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全力以赴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我省地震多、分布广、频度高、灾害重。防震减灾是保障全省8800万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省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大背景下,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尤显重要。常委会召开了学习贯彻防震减灾法座谈会和防震救灾恢复重建立法调研会,同时,以编制与执行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确保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等为重点,又从10月12日起,对防震减灾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了历时20天,足迹踏遍省内13个市州的执法检查,由于准备充分、组织周密、检查深入,提出的建议意见切实可行,有力地促进了我省防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发挥代表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广大代表积极参与,提出了关于灾后重建城乡建设实施规划完善及运行、灾区人口安置、强化对救灾款物的跟踪审计监督和监察检查、加强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等有关灾后恢复重建等建议,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若干,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其中的许多建议得到采纳。

  常委会还加大了对代表提出的涉及灾后恢复重建方面建议、意见的督办力度,多次邀请省人大代表,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督查,进一步推动相关建议的办理和工作的落实。

  同时,组织在川全国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深入了解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向全国人大提出了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

  新年伊始,2009年的工作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是,灾后重建的步伐没有停止,正向着“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大步前行,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也不会就此止步,2010年工作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出台中,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中,省人大常委会将更好的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在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征途上,保驾护航。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