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视点

要消费不要浪费

颜海林

来源:   浏览字号: 2007年01月09日 00:0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需要我们妥善处理扩大消费与厉行节约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扩大消费与厉行节约殊途而同归,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9页)在马克思看来,消费在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一是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就不是现实的房屋。二是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而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所以,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或者说,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

        当前消费不足是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年均增长仅10.7%。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呈持续走低趋势。消费不足必然导致产能过剩:1998年我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仅为三成,2005年这个比例已骤升至超过七成。消费与投资、出口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都必须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然而,扩大、鼓励消费与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其一,消费并不等于浪费。消费与浪费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消费是正常需要的满足,浪费则是对资源和产品过度的挥霍和消耗。其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厉行节约。我国是资源、能源大国,也是能源、资源小国:“大国”指的是绝对量,“小国”则是指人均占有水平。我们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6%、11%和4.6%。同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比较低,东西部的差距还比较大,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其三,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从经济领域看,总体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道路,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2005年我国的GDP占世界GDP的4.8%,但单位GDP能耗偏高。资源、能源的浪费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人为造成的浪费占了很大比重,比如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搞“形象工程”等。从日常消费领域看,近几年来,我国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耗费的数目惊人。有人浪费公款,也有人浪费“私款”:3口之家住100多平米的房子还不满足,还想再买200多平米的;衣柜里已经满满的,还不断添置新衣服,有些衣服可能一次也没有穿过而白白地积压在柜子里;有了一辆宝莱车代步,还不满足,准备换一辆奔驰……于是,“房奴”、“月光族”不断增多。

        如何消除浪费?首先要创新发展模式,从那种靠消耗大量资源支撑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向低消耗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增强宗旨意识,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来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再次要转换生活观念,使人们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活的目的。最后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总之一句话,我们要消费不要浪费。

        (作者:中共浏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来源:求是  2007年第1期(总446期)  1月1日出版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苏大城

相关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