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铸就无悔青春
——第二期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心得体会
全国人大环资委 穆治霖
从滚滚的延河水到巍巍的宝塔山,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杨家岭、凤凰山、王家坪、枣园……几天来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旋转,汇聚成两个光辉的大字:延安!
在学习参观革命圣地的日子里,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慢慢积淀为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到延安来是为了什么?不错,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延安精神。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对我们这些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伴着学院老师的课堂讲授和音像演示,伴着同学们的现场体验和交流探讨,延安精神在我脑海中的轮廓慢慢清晰起来。言简意赅而略显抽象的几句话,变得那么丰富而生动、充实而具体、博大而令人震撼。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自己几天短暂的学习和粗浅的理解,我想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精神两点,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一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如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敌人。正是靠着伟大的延安精神,我们党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奇迹般地由弱胜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精神的首要方面。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年轻干部,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当前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连“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坚定”也就无从谈起。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根本目标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政治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而延安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上。当前,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当前其应当集中体现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第二、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很多同志特别是我们年轻同志一提起政治理论的学习就不屑一顾,甚至颇感头疼,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业务知识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业务知识固然重要,但少了强大思想理论武器的指导,也会难免走偏,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才德兼备”的干部。我们不妨把业务知识比作“才”,而思想政治理论就如同是“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政治理论,仅通晓业务的干部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能够抵御和把持住自己,自然也就谈不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了。
第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去。作为一名在最高权力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很多同志觉得自己从事的日常工作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似乎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相去甚远,这种想法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和注意的。我们常说“人大机关无小事”,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其实都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如果不注意,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增加政治责任感,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更好地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参谋助手的服务工作。要知道,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特别是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所得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常委会领导同志将我们送到延安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我们寄予了殷切期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延安精神的精髓带回机关,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呢?
二、关于如何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延安精神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们年轻干部,大力弘扬并切实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要深刻认识其长远的指导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壮大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我们必须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还要对我国当前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提高艰苦奋斗的自觉性。应当看到,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绝不能自满,更不能忘乎所以。要知道,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第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当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切实践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在几天的参观学习和体验中,对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抗大学员们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延河边洗漱,用马兰纸,点麻油灯刻苦学习,更不用提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了。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起那时候何止天壤之别,再苦能苦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艰苦奋斗而去大肆挥霍浪费呢?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环资委的实际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些情况。正如宋老师所讲到的,进入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我国发展速度的加快,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布局带来的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再这样持续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今后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那么,作为我们个人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以能源资源紧缺为例,好比延安时期的粮食紧缺、物资匮乏,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时采取了“开源”和“节流”的办法。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扩大供给;所谓“节流”,就是实行“精兵简政”,减少消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面对能源资源紧缺也是一样用“开源”和“节流”的办法。这里指的“开源”就是加大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勘探开采和深加工力度,增加石油进口数量,提高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所谓“节流”就是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既包括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家庭等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是模范带头作用的“节约型机关”的建设!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只要你有心,机关时时处处都能留下我们节约的足迹!谁说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今时代没有立足点?这不就是我们学习延安精神、践行艰苦奋斗作风的有效抓手和最好体现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们革命传统教育班短暂的几天学习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实践不应该也不会结束。我们将带着这丰厚的收获,回到北京,回到人大机关,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向培育和教导我们的延安干部学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寄予我们殷切期望的常委会和机关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向自己内心那份崇高的延安精神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学习参观革命圣地的日子里,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慢慢积淀为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到延安来是为了什么?不错,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延安精神。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对我们这些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伴着学院老师的课堂讲授和音像演示,伴着同学们的现场体验和交流探讨,延安精神在我脑海中的轮廓慢慢清晰起来。言简意赅而略显抽象的几句话,变得那么丰富而生动、充实而具体、博大而令人震撼。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自己几天短暂的学习和粗浅的理解,我想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精神两点,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一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如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敌人。正是靠着伟大的延安精神,我们党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奇迹般地由弱胜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精神的首要方面。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年轻干部,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当前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连“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坚定”也就无从谈起。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根本目标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政治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而延安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上。当前,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当前其应当集中体现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第二、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很多同志特别是我们年轻同志一提起政治理论的学习就不屑一顾,甚至颇感头疼,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业务知识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业务知识固然重要,但少了强大思想理论武器的指导,也会难免走偏,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才德兼备”的干部。我们不妨把业务知识比作“才”,而思想政治理论就如同是“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政治理论,仅通晓业务的干部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能够抵御和把持住自己,自然也就谈不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了。
第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去。作为一名在最高权力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很多同志觉得自己从事的日常工作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似乎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相去甚远,这种想法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和注意的。我们常说“人大机关无小事”,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其实都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如果不注意,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增加政治责任感,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更好地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参谋助手的服务工作。要知道,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特别是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所得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常委会领导同志将我们送到延安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我们寄予了殷切期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延安精神的精髓带回机关,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呢?
二、关于如何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延安精神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们年轻干部,大力弘扬并切实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要深刻认识其长远的指导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壮大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我们必须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还要对我国当前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提高艰苦奋斗的自觉性。应当看到,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绝不能自满,更不能忘乎所以。要知道,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第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当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切实践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在几天的参观学习和体验中,对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抗大学员们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延河边洗漱,用马兰纸,点麻油灯刻苦学习,更不用提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了。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起那时候何止天壤之别,再苦能苦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艰苦奋斗而去大肆挥霍浪费呢?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环资委的实际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些情况。正如宋老师所讲到的,进入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我国发展速度的加快,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布局带来的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再这样持续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今后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那么,作为我们个人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以能源资源紧缺为例,好比延安时期的粮食紧缺、物资匮乏,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时采取了“开源”和“节流”的办法。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扩大供给;所谓“节流”,就是实行“精兵简政”,减少消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面对能源资源紧缺也是一样用“开源”和“节流”的办法。这里指的“开源”就是加大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勘探开采和深加工力度,增加石油进口数量,提高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所谓“节流”就是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既包括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家庭等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是模范带头作用的“节约型机关”的建设!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只要你有心,机关时时处处都能留下我们节约的足迹!谁说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今时代没有立足点?这不就是我们学习延安精神、践行艰苦奋斗作风的有效抓手和最好体现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们革命传统教育班短暂的几天学习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实践不应该也不会结束。我们将带着这丰厚的收获,回到北京,回到人大机关,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向培育和教导我们的延安干部学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寄予我们殷切期望的常委会和机关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向自己内心那份崇高的延安精神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