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当代表就要全心全意
郭晓宇
姜健,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成功采访到她,已是第三次约访了。她太忙了,第一次是要赶去电视台做直播,第二次是电视台在驻地大厅支起摄像机等她录专题。临近中午,记者接到姜健的电话,说议案和建议都已准备妥当,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记者急忙赶到她的驻地。
一进房间,只见窗台上摆满了议案、建议的复印件。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今年人代会期间,姜健总共提交了17份议案、42份建议。由于一个议案至少需要30个代表签字,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姜健就征集了510多人次的代表签名。"为了修改、完善这些议案和建议,我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一两点。"姜健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年来,她已经提交了788件议案与建议。"这个数字是媒体给我统计的,"姜健笑称:"多和少不是重点。关键是作为代表,要把百姓关心的事放在心里,他们的声音靠你去传递。"
"相比于数量,我更加重视议案和建议的质量。"姜健告诉记者,她提出的很多议案和建议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有关方面工作的进展。
1993年3月,姜健第4次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国红十字会法"的议案。当年10月,红十字会法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颁布实施,结束了中国红十字会缺乏法律保障的历史。
姜健连续7年建议制定献血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
2004年5月1日,道路安全法颁布实施,而姜健也是提出制定这部法律的议案领衔人之一。
她提出的关于制定法律援助法的建议,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大重点建议之一。此后,法律援助工作在全国出现新的突破。
2007年12月26日,食品安全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姜健也是议案领衔人之一。
此外,姜健还领衔提出关于制定职业病防治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彩票法等议案和建议,内容涉及工交财贸、农林牧渔、科教文卫、公检法司、工青妇、劳动组织人事等多个方面。这些议案和建议,有的已被采纳,有的列入立法规划,有的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代表就要提议案。"姜健说,提议案是法律赋予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形式。"当代表不提议案,就像医生不给病人看病一样。"姜健说。
"别看有些议案落到纸上只有几百字,但却酝酿、准备、完善了很长时间,有的光是研讨会就开了很多次。"姜健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她在闭会期间会想尽办法加强与百姓的联系。
为了解更多的社情民意,让议案建议能反映百姓的真实呼声,姜健每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基层调研,用她的话来说,"要在调研中倾听群众意见,在调研中了解群众愿望,在调研中反映群众呼声,在调研中破解群众难点,在调研中提炼群众智慧。"
她的努力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姜健说,群众向她反映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有些单位甚至主动帮她组织座谈会和研讨会。
"看到这些议案和建议被采纳,变成实实在在的法律,是我最自豪最欣慰的事情。"姜健说。
作为连任五届的代表,姜健表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作为医务工作者,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姜健的议案和建议总是与医疗卫生有关。"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不是哪个单位或哪个行业的代表,而应当代表全体选民。"姜健说,她关注的视野越来越宽,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公检法司、体制改革、道路交通和三农问题等都成为她关注的焦点。
"那天小组审议'两高'报告时,我做了专题发言。有的代表对我说:你对这个还挺有研究呢。"姜健笑了。原来,她利用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聘为特邀监督员的条件,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提高法律水平,了解政法机关执法状况。姜健说,代表履行职能,不但要关注本行业,还要善于走出行业小圈子,只要是国家与群众关注的,就是我应该关注的。
"代表是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姜健说,对人民群众反映的意见,我会尽可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其中有普遍性又比较重大急迫的问题,可以形成议案建议;形不成议案建议的,我会转给地方人大、政府处理,并请其将处理结果函告。议案建议得到回复,我会立即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回应,看到党和政府的努力。
当了2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姜健依然保持着建言献策的激情。"只要选民还选我,我还是愿意继续做代表工作,而且是竭尽全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