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绍坤:管理服务“社会人”须纳入法治框架
袁定波
政府各职能部门过多重视管理职能,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管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佳。
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多元化社会管理机制亟需完善。
许多涉及“社会人”管理的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一些管理部门沿用旧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太粗放。
“农民工孩子上学怎么办?自己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在代表驻地,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鲍绍坤代表面对记者,说出一串“怎么办”。他明确表示,要着眼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依法加强管理的同时做好对“社会人”的服务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键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流动性大、随意性强,‘社会人’的这些特性对社会管理、尤其是社会治安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鲍绍坤一言以蔽之,当前“社会人”管理服务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他指出,长期以来在“社会人”管理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更多地重视管理职能,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管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佳。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财物流动十分频繁,“社会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福建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就达370多万人。去年福建省就有2.3万名外省籍农民工户口迁入福建省城市、城镇,14万名福建省农民工进城务工办理户口迁移。
“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创新管理理念,树立重视‘社会人’管理工作就是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就是推动平安建设的理念。”鲍绍坤说。
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福建省在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开展流动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做好流动人口疾病控制工作、办理农民工户口迁移、开展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泉州市还推行了“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位一体”的“一站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全市共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642个,极大地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要求,加强改进对‘社会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管理和服务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行政主导与多元参与并重、依法管理与规范疏导并重。”鲍绍坤强调。
以社区管理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
“就业、治安、劳资纠纷等问题的处理,需要公安、城建、教育、财政、计生、劳动、社保、卫生、民政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协调。目前,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多元化社会管理机制亟需完善。”鲍绍坤告诉记者。
“社会人”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政府牵头、各家参与、多元管理”的新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吸收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服务,并形成长效机制。
鲍绍坤强调,要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为核心,拓展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强化就业培训,促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开展扶贫帮困,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社会人”管理服务须纳入法治框架
“许多涉及‘社会人’管理的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规定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只能就事论事,无法形成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鲍绍坤指出。
他告诉记者,创新法制体系,这是优化管理、服务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各阶层、团体、个人的经济、政治地位均发生了变化。“社会人”与国家之间,与社会组织之间,与个人之间,形成了新的关系,都需要由法律和各种新的社会规范加以调节。
他提出,对“社会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纳入法治框架。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法规,填补空白。公安机关要结合工作实践,逐步探索优化对“社会人”管理服务的部门规程,以有效实践适当弥补现行法律规章的不足,推动适应需要的规范体系的早日形成。
公安保安群防信息化一个不能少
“来源广泛、背景复杂、数量庞大、活动高度自由化、管理服务工作难度极大。”鲍绍坤深深地意识到,必须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人”管理服务。
“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政府定位的回归,如何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怎么样才能服好务这是问题的关键。”政协委员、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李利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利君表示,就“社会人”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管理以促成有序的流动,当然,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为了服务百姓。管理内容、方式都必须依照规范、制度进行,相关费用减免,杜绝乱收费、高收费,提高服务质量等。
一些管理部门沿用旧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有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放,不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等手段实施集约精细管理,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
鲍绍坤认为,必须发展保安人员和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通过明确职责任务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引导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起“社会人”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
据介绍,目前,福建省基本实现了按照500比1的比例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福州市组建了800名由市财政保障、派出所直接管理的保安协管员队伍,在加强“社会人”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治安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通过建设和依托人口信息系统、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各类警备信息系统,提高“社会人”管理水平。2002年以来,福建省市两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查询620多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220多万人次。全省近6000家旅馆中有3936家实现信息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2%。
千警入万户,去年,福建省建立了统一规范的社区警务室1729个,配备设区民警2113名。“公安机关在‘社会人’管理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鲍绍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