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风采

任美琴:让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也“流动起来”

来源: 新华网  浏览字号: 2008年03月07日 19:12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李亚彪、岳德亮)“随着人口的流动,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压力在加大,受害的还是农民工子女呀!”这是任美琴代表的大声疾呼。

  任美琴是来自浙江台州市的一名中学教师。今年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在教学中注意到,近年来有大量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涌入东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大量农民工子女也进入东部地区学校就读,客观上造成了东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张。

  东部教育资源的压力有多大?台州市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7年外来农民工子女在校生达到13.3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民工子女达10万人。

  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解决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负担并不轻。在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10万名农民工子女中,有7.8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2007年全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4493元,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723元。一年中,当地政府为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埋单”3.2亿元,占到同期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的13%。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改革,浙江已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的杂费、课本作业本费和借读费,而外来农民工子女也完全与当地居民一样,享受这一免费政策,其教育支出更加庞大。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实施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钱随人走’制度。即学龄儿童少年流动到哪儿,中央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就拨到哪儿。这样做既能调动流入地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又能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任美琴说。

  任美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东部地区接受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补偿机制,中央财政拨付的义务教育经费与流入地实际生均事业经费差额的补偿由中央财政和流入地政府分担。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