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代表 > 代表活动

前进路上的强音——记平度市人大代表邓启义

刘德䶮

来源:   浏览字号: 2004年09月22日 00:00
        他率领一班人马,用了十年的时间,将一个固定资产仅有100余万元的乡镇医院,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3300余万元的国家二级综合医院;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一个单位,凝聚成了一种文化,建成了一处“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他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用行动续写人大代表的风采;他就是平度市人大代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邓启义。
1994年3月,邓启义接任三院院长。当时的形势对他来说是严峻的:医院规模小,医疗技术落后,房屋设备陈旧,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仅有5台,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配套。作为生存在夹缝中的乡镇基层医院,上有水平高、功能全,且占尽天时、地利的市级医院,下有价格低、又方便的村卫生室,如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问题都摆在了他的面前。
        面对落后的现实,邓启义没有气馁,因为他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耕耘,就有希望。就在那个时候,他立下了建设基层名牌医院的宏图大志。怀着这一份雄心壮志,邓启义带领三院人完善了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工作措施和办院方针,建立健全了会计成本核算制、岗位目标风险考核制和竞争上岗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拉开了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序幕。在缺乏拨款和资助的情况下,1994年以来,他采取申请财政支持一点,垫资建设筹措一点,过紧日子积累一点的办法,先后投入了发展资金3200余万元,平均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面对来之不易的发展资金,如何合理投放资金就成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节省每一分钱用于发展,邓启义创造了“鸡肋理论”。在工程承包和医药、器械采购中,与承包方或供货方咬紧牙关谈判,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把利润压到最低,让对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1997年购买德国西门子CT时,供货方报价380万元,他们前后经过四轮艰苦谈判,硬是把价格压到了248万元,而同期别的医院购买同样CT却花了295万元。
        随着医院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各方面条件也慢慢好起来,但在邓启义的带领下,医院艰苦奋斗的作风却一直未变。邓启义明白,只有勤俭节约,才会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因此,三院的领导出差从不住高级宾馆,不进超标准饭店;在城区购买的10套住房也全安排给了业务骨干居住,邓启义等领导班子成员仍然住在本院的宿舍楼里,就是靠这种埋头苦干精神,使医院实现了快速腾飞。
        目前,三院的建设规模、医疗设施、业务收入等综合指标均跨入全国乡镇医院前五名,连续三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2004年6月,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2003年8月,正式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邓启义本人也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全国乡镇医院优秀院长”、“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自1994年上任以来,邓启义坚持事事以人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院文化”,对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体现对职工的关怀。邓启义带领三院人建成了9300平方米的职工公寓,设有中央空调、有线电视、电话等全套现代化设施,让职工全部住上了新楼,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又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制度,规定凡干部职工的直系亲属每年可免费查体一次,每年组织医疗人员到职工家乡义诊一次。
        平凡之中显真情,所有的这一切极大的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廉政是邓启义一直坚守的原则。十年里,三院相继投入3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的采购,承包方、供货方送给他个人的红包、回扣都被他一一拒绝,仅此一项,就为医院节省资金400余万元。邓启义认为,当院长不仅要廉政,还要做到勤政和乐于奉献。十年里,邓启义很少休节假日,几乎没有星期天,把整个心思全部用在了工作上。基建施工,他经常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上楼顶、下工地,亲自检查施工质量;夜间抢救危重病人,他经常亲自靠上,亲自动手,忙到凌晨几点是常事,第二天仍照常上班;雨季里,他经常亲自查看房屋的安全情况,冬天经常到锅炉房协助司炉工摸索节煤和供暖规律。有时,身体不适,他仍带病坚持工作,经常累得疲惫不堪。金子般的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讲奉献、比贡献”成为全院上下的共同追求。
        身为人大代表,邓启义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他除了在人代会上认真审议议案,提出建议外,还经常利用门诊、查房与人接触的机会,了解社会生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情况,并利用休息时间写成意见和建议,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面对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严峻形势,今后的发展,他先后提出了五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人民群众尽一份爱心,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是邓启义代表心系人民群众的又一体现。有一次,有位病人向他反映说,医院的彩超检查价格太贵。邓启义经多次了解,发现每次40元的彩超对当今收入并不高的农民来说,确定有点承受不了。于是,在邓启义的提议下,医院至今也没有取消每次只收8元钱的黑白B超。对于这些,他说,他只是在尽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做他应该做的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三院十年来取得的这份成就,年已54岁的邓启义并不感到满足,仍胸有成竹地构绘着更加美好的三院蓝图:与时俱进,继续拼搏,创建全国一流的基层二级综合医院。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人大常委会)
        中国人大网    2004年9月22日        责任编辑    刘宇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