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视察四川德阳市灾后重建工作
12月9日、10日,部分驻德阳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德阳选举产生的省人大代表对我市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集中视察活动。省人大代表、副省长李成云,省人大代表、原省政协副主席王恒丰,省人大代表、原省政协副主席苟建丽,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小方等参加视察。
9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视察汇报会,方小方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莅临我市视察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方小方说,"5·12"特大地震使我市遭受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灾害,全市工作经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和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克服了"5·12"特大地震带来的巨大困难和影响,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希望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在我市视察期间,对我市的灾后重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努力工作。
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陈新有汇报了我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5·12"特大地震给德阳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面对空前灾难,市委、市政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打赢了抢险救人、受灾群众安置、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五个硬仗",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市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的原则,在"两评估、一评价"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及专项规划,确立了住房、设施、产业、城镇、生态五大重建重点,以及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产业重建等9大类10626个项目,总投资330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恢复生产4727户,占总数的91.8%。今年全市将启动恢复重建项目650项,总投资608亿元。我市把安居放在灾后重建的首位,加快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建设。截至12月5日,全市已开工178870户,开工率61%,已完工41588户,入住32855户;力争今年极重灾区开工率达到70%,重灾区开工率100%,确保明年完成重建任务。全市城镇居民住房已鉴定需重建70664户,在建8063户,竣工395户;需维修加固285193户,已完成6369户,力争明年底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
在灾后重建中,我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10月份总投资为252亿元的6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后,全市1104个灾后重建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84亿元。我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灾后重建大招商,努力建设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基地、名优食品基地、综合化工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等"六大基地"。1-10月,全市实际到位内资90.88亿元,增长53.85%,实际到位外资1.19亿美元,增长88.7%。
陈新有在汇报时表示,我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两大机遇",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推进全省"两个加快"作出积极贡献。
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法祥参加视察并主持汇报会。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书模,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市旅游局局长王玉华参加视察。
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梅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正勋、文彦江,副市长陈行祝和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显文陪同视察。
在听取了我市的工作汇报后,从9日下午至10日,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先后深入旌阳区、什邡市和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视察灾后农房建设、北京援建什邡市的广青公路项目建设及东汽灾后异地重建等建设项目。人大代表对我市灾后重建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结合德阳实际就下一步加快推进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