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议案建议办理

国家有关部委在甘肃就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开展调研

来源: 甘肃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8月06日 22:04

  近日,全国人大、水利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调研组一行12人,在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的带领下赴我省部分县区,就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王义等1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议》进行了实地调研。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37.1%,共有耕地18.26亿亩,其中坡耕地约为3.5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近1/5。据测算,全国坡耕地年均土壤侵蚀量近15亿吨,土壤流失量约占全国土壤流失量的30%,坡耕地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也是广大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相对贫困的根本原因。2009年7月,水利部编制完成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整治工程规划》,并通过专家审查。

  甘肃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9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66%,每年输入江河泥沙近6亿吨。在6940多万亩耕地面积中,有5400多万亩为旱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5,而且以坡耕地为主。大量的坡耕地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是江河泥沙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短缺的水资源状况、严重的水土流失、薄弱的农业基础、特殊的区位环境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也给江河中下游防洪安全造成巨大压力。

  甘肃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梯田建设的稳步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兴修梯田达到2894万亩。多年的实践证明,梯田建设已成为防治水土流失、发展旱作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工程。目前全省还有1300多万亩适宜修建梯田的坡耕地亟待改造。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2009-2012年新增梯田500万亩。针对现有的宜修梯田的坡耕地资源情况,省政府采取项目整合的办法,从2010年开始,年均兴修梯田125万亩,力争用四年的时间,新增梯田500万亩。

  王义等11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建议中提出,国家应尽快立项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整治工程,把甘肃梯田建设作为推动全国坡耕地改造工程的试点,在资金扶持和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为全国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整治工程树立样板。

  该建议被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列为重点代表建议,交由水利部等部门办理。

  调研组一行利用3天时间,实地考察了平凉市庄浪县堡子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天水市麦积区中山流域万亩梯田葡萄基地建设情况、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长川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双合流域坡改梯工程,并召开了调研情况通报会,再次征求了提案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对代表的建议和要求进行了现场答复。

  调研组表示,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今年已就我省坡耕地保护、坡改梯工程计划拨付资金8000万元,用于支持我省8个县、区实施此项工程的试点工作。

  对于代表们要求在未来几年继续给予我省坡耕地保护工程物资、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将坡耕地保护工程列入“十二五”计划的问题,调研组表示返京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再以书面文件正式答复。

  提案代表王义、毕红珍、张景辉、苏广林、马少敏及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环境资源保护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据介绍,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有三项被全国人大列为今年重点处理建议。另外两项是安国锋等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和吴云天等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将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纳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的建议》。(张孝峰)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