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代表担负起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举办22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法制日报记者 蒲晓磊
“人大代表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沉甸甸的政治担当。”
“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听取、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和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
在2017年9月4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期代表学习班开班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这样对代表们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出席学习班开班式并发表讲话,这在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培训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
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确保代表能够担负起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基层代表至少参加一次培训
2016年1月,党中央专门就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工作发出通知,对加强代表管理工作、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素质能力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开展代表学习培训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最渴望参加学习培训。
因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确立了一个目标:重点满足来自基层代表的学习需要,让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都能至少参加一次学习培训。
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副主任谢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有计划地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履职学习,重点做好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组织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代表学习培训计划,安排学习内容,更好地满足基层人大代表知情知政和履职需要。
如今,当初制定的目标已经实现。
五年来,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至少都参加了一次学习培训,大部分基层人大代表一年参加一次。妇女代表、少数民族代表、民主党派代表、解放军代表参加集中学习的比例较高。
谈到学习班对自己的帮助,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瑞昌市公安局禁毒办副主任周俊军感触颇深。
周俊军回忆,2013年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自己的知识面和履职能力仍有不足。“出了人民大会堂,赶紧跑,怕被记者逮到,不知道说啥。”
如今,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周俊军毫不犹豫就应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从现在再回看几年前的自己,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与学习班密不可分。当时我是躲记者,但现在我能跟你聊一个多小时,是因为我知道,代表的声音也要通过你们媒体来传播,这也是学习班上教的内容。”
“代表们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反映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了解民意,改进工作,更好回应社会关切。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加强同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的重要平台。”谢日荣说。
5520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信春鹰主讲《加强人大立法与监督工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主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主讲《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主讲《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晓伟主讲《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上这些专题报告,是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期代表学习班的课程目录。一个个高水平的专题报告,让学习班的成员、330位全国人大代表直呼学得很“过瘾”。
这样的讲师阵容和高水平报告,只是代表专题学习的一个缩影,在代表任期的第二年至第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举办了代表专题学习班12期、专题研讨班3期,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有重点地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期代表学习班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葛俊杰,是当代表五年来第一次参加学习班,对于课程的设置非常赞赏。
“这次代表培训安排的几个主题都非常有价值,比如,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讲座,对我们深刻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财政如何支持经济转型、财政如何解决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等等,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法治意识。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职,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精准、更加深刻和全面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葛俊杰说。
除了专题学习,在代表任期的第一年,重点学习履职的基本知识。例如:2013年初,组织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初任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宪法、代表法,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情况。接下来组织了4期学习班,重点组织新任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审议工作报告、审查批准预算、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提出议案建议等基本制度和程序。
此外,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还侧重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宪法原则等。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
张德江强调,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坚定政治方向。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把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到依法履职、开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常委会领导出席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开班式并讲话,传达学习党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对做好人大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提出要求,已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制度性安排。
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配合中央组织部组织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初任学习的基础上,先后举办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22期,5520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
基层代表均列席过常委会会议
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实现了另一个“至少一次”的目标。
“紧紧依靠代表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邀请更多代表参加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和活动,基本实现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至少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张德江在讲话中指出。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认为,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一个最直接帮助,就是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履职能力。
在2017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陈瑞爱提交了关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议案。
2017年4月,标准化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陈瑞爱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了法律修改的讨论。
“在此之前,我也多次列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能有参与法律修改的经历,既能提升自己对于人大立法工作的认识,也有助于提升提交议案的能力。”陈瑞爱说。
在周俊军看来,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让自己对法律修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周俊军坦言,在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之前,对于法律的修改并不是很熟悉,还曾有“就是修改几句话、几个字”的误解。
“等到列席之后我才知道,法律的修改非常严谨,一件法律草案至少要经过两三次审议才能通过。在分组审议期间,委员们的发言都有理有据,特别详细也特别较真,即使是几个字的变动都是慎之又慎。”周俊军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李甦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升了代表们履职尽责的使命感。
“在分组审议期间,我们的发言很快就被速录打印出来,还会形成会议简报,每位参加会议的人都能看到。”李甦雁说。
多名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列席常委会会议的经历,让他们很有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