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 > 执法检查

吕薇:食品安全要上升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抓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1年06月30日 13:26

    中国人大网讯20116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个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涉及到所有的中国老百姓,民以食为天,穷人、富人都要吃饭,这不仅是和谐发展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问题。比如说,台湾这次出现的“塑化剂”,多少年后发现问题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是对几代人的影响。很多危害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来。因此,食品安全要上升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抓。

    吕薇说,现在大家都讲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沦丧、唯利是图,我认为产生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体制和机制导致的,有空可钻。在二三十年代,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他们加强管理,加大惩罚力度。我想,不要怪商家唯利是图,企业都是逐利的,关键是我们的制度和机制,违规成本太低了,他们可以有恃无恐。

    下面我讲几个具体意见。第一,关于标准问题。作为食品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标准应该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它的制定一定要由国家的机构来主导。可能我们掌握的信息不太准确,这次讲我们的牛奶标准比国外低,但是,现在有些食品标准的制定是由一些大企业在主导。大企业可以参与标准制定,但是涉及到公共安全的标准一定要由国家机构主导,绝不能由企业主导。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实事求是。刚才说有些标准是参考国外标准。现在为什么要用“瘦肉精”,因为目前猪肉的标准要求瘦肉比例高,因此商家就能想方设法提高瘦肉比例。还有牛奶的蛋白标准,吃现在的饲料牛奶达不到。当然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能要求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标准一定要切合中国实际,一定要是科学可行的。第二,检测问题。现在我们不能仅依靠国家政府机构去检测,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如果检测全部由政府机构检测,那么得养多少人?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比如日本,食品、药品的检测很多都是发挥社会力量。政府做什么?就是定标准,进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另外还做一些共性技术性的工作,比如检测仪器是否合格,研发检测技术等等。现在还有一项工作需要政府去做,就是加强对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这一点很缺乏,都是出了事才去检查。加三聚氰胺、“瘦肉精”,业内早都知道,但是没有人做安全性的评价,没有人去研究究竟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国家的科技投入上一定要加强对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只有经过安全评估的添加剂才可以添加,要不然就是违法。

    第三,要扩大检测面。去年海南出现了“毒豆角”事件以后,对整个海南的蔬菜业影响很大,他们发挥了各方面力量,包括大学等等有检测能力的单位到田间地头去检测。发挥农业组织的作用,如果没有认证的产品是绝对不准离开海南的。现在是一家一户种植,检测起来很难,应发挥农业组织的作用,也可以在一些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所有到这里销售的商品都要进行抽查和检查。现在管理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大企业好查,但是小企业难查;大超市好管,可是农贸市场就没有人管。应在哪些能够集中管理的地方进行检测。路甬祥副委员长提的很好,要建立一些快速检测点。应在超市,农贸市场等集中销售的地方建立检测点,加强食品检测。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