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榕: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中国人大网讯 8月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秀榕审议时说,同意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的报告。
她说,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执法检查就安排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吴邦国委员长亲自做出重要批示,三位副委员长亲自出席有关会议,做重要讲话,亲自带队。我认为这次的执法检查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检查的面广。直接检查了五个省,委托检查了六个省。第二,重点突出。围绕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检查,重点非常突出。第三,深入扎实。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广泛座谈、听取意见。第四,成果显著。既掌握了执法检查有关问题的基本情况,又发现了问题;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她说,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的总体情况是好的,无论是法制宣传、组织领导、加强社会公益,还是优化文化环境,加强特殊群体的保护,搞好违法犯罪的教育感化挽救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还要继续加以重视和解决。对执法检查提出的问题和对策我都同意,提两点建议。第一,关于留守儿童保护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出现的新问题,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不是小数字,而是涉及到一代人,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检查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增加一点,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保护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政府教育部门根据需要和条件,建设和扩大寄宿制学校,增加寄宿学生的人数,改善条件,加强寄宿生的管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二,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要跟踪落实。检查组通过检查提出了5个方面12条措施都很好,关键是要落实。如果能逐项落实,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就能有效解决,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同时抓好落实,力求取得实效。建议落实情况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