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国卫:结合市情 将新一轮医改落到实处
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桑国卫在万州区百安坝移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 记者 魏中元 摄
重庆日报讯 (记者何清平)4月9日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一行来渝,就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等问题展开调研。桑国卫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一定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别,针对不同的情况分类指导。对重庆而言,要结合市情,形成改革的总体思路,将新一轮医改落到实处。
在渝期间,桑国卫一行深入涪陵、万州等区县,冒雨视察了涪陵的珍溪镇中心卫生院、江北街道邓家村卫生室、崇义街道桥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州的周家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梁镇中心卫生院、百安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基层卫生院。就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和基层卫生院的设备配置等问题,与基层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了解相关情况。此外,他还参观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并听取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桑国卫充分肯定了我市在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说,涪陵与万州并不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对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高度重视,除了新农合和全民医保政策,还建立了向困难群体提供医疗救助的制度,确保所有老百姓看得起病。
在出席重庆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会,听取和了解基层的情况后,桑国卫指出,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要通过《意见》的贯彻落实,改善民生,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并通过《意见》的实施,促进医疗消费,推动民族医药行业发展。
桑国卫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公立医院一直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骨干和主力军,对促进人民健康,防病治病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国家财力有限,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导致了市场化的趋势。现在公立医院改革一定要解决好“基本医疗”和“公益性”这两个问题,立足各地现实情况,将人民需求与现实可能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要调动和保护好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折腾,少反复。
桑国卫指出,重庆要抓住改革试点机遇,积累经验,多方听取医生、病人的意见,制定方案,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要把所有的政策用足用好,促进民族医药工业发展。
调研期间,市领导翁杰明、吴政隆、卢晓钟、童小平等或陪同调研或参加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