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揭秘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

来源: 中国网  浏览字号: 2015年03月14日 10:39

  中国网·中国报道3月14日联讯如果你关注两会,估计就会知道“部长通道”,可能还听说过“拦部姐”。共和国的部长们密集在这里接受媒体采访,这里俨然是两会期间的一个重要新闻集散地。

  一条道上采访几十位部长

  “你坐飞机延误过吗?”“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怎么实现?”“私家车能不能参与专车运营?”“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否享受减税让利?”……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中国报道(china_report)小编听到的记者们抛出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是国务院各部委的负责人,很多“部长”的态度和声音,都第一时间从这里传递出去。

  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被记者问“坐飞机延误过吗”

  每年全国两会,位于人民大会堂北门内的“部长通道”都是媒体记者的聚集之地。不同于从大会堂东门进入的大多数代表委员,各部部长都会从北门进场,这里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媒体口中的“部长通道”。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在工作人员的邀请下,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工信部部长苗圩、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走到通道边上的临时发布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会后,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也接受采访,交通部部长杨传堂继续了会前没说完的话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记者们约定“8号”。

  8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一进入“部长通道”,不等邀请,就径直走到话筒前,就新版不动产权证书上“使用期限”一栏引发的误解作了说明。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走到媒体发布区,接受了记者采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如期赴约。

  12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交通部部长杨传堂、证监会主席萧钢、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工信部部长苗圩、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等先后回答了记者提问。


  交通部部长杨传堂接受媒体采访

  神秘“部长通道”的前生今世

  “部长通道”俨然是两会期间的一个重要新闻集散地。据统计,仅2013年,在这里接受采访的部长就有41人次。一条红地毯、一道红色秩序线、一个简易的发言席,这里缘何有这么多的“魔力”?

  中国报道(china_report)小编从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魏兴那里了解到,2008年以前,“部长通道”上是没有隔离线的。因部长们从这里进入大会堂,记者争抢新闻,曾出现场面混乱的场景。据说在2007年两会,记者们差点把通道旁的大花瓶挤倒。实际上,魏兴2007年到人大新闻组工作,他的职责是把部长护送出去。2008年开始,这里设立了隔离线。2009年,道旁设置了临时发布席。2010年时,新闻组工作人员按照“推选加自荐”的原则,允许部分记者进入隔离线邀请部长答问。


  这里小编给大家说一个“拦部姐”的故事,2013年两会期间,成都商报记者赵倩一天之内在“部长通道”拦下了10位部长,让她在同行当中赢得了“拦部姐”的名号,成为在京采访媒体记者的关注焦点。以至于2014年人大新闻组不再邀请媒体记者帮忙“拦截部长”之后,不少媒体又争相采访“拦部姐”回忆过去的光辉岁月。

  至于为什么没有“拦部哥”,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朱恒顺告诉中国报道(china_report)小编,“因为部长大都是男的,女士邀请时就他们就不好意思拒绝。”由于“记者截部长”没能让采访秩序得到根本解决,还是存在“生拉硬拽”的情况,管理方又想出由工作人员邀请部长接受采访的办法,从2014年起不再邀请记者去“拦部长”,当然,现场记者发现有部长经过时,也会大声呼喊他的名字。

  今年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反映,“部长通道”的秩序越来越好了,不仅记者们遵守秩序,没有发生“生拉硬拽”的现场,部长们也越来越主动接受采访了,不少部长都主动走到新闻发布席。

  “部长通道”越来越火,一些部长在通道上被“冷落”,可就有“怨言”了。

  比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说:“我参加过几次两会,今年发现一个变化,经济话题受关注度下降,经济话题遇冷,我8号、10号都走过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都没人理我。”

  国家安监总局杨栋梁也说:“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安全生产问题,列席全国两会时,我走部长通道没人喊我。”


  3月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记者们约定“8号”;3月8日,他主动走到临时新闻发布席。

  部长,你别走!

  中国报道:今年看到好几位部长都是自己主动到发言席,前几年这种情况多吗?

  魏兴:前几年也是有的,应该说始终有一些部长对媒体采访的态度是非常主动的。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部长更愿意主动到采访台前接受大家的采访。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更明显地感受了到这一点。

  中国报道:2013年大家都很关注的“拦部姐”,她是人大新闻组找过去的吗?

  魏兴:对。通道从2008年开始拉了线,但是光把记者拦在隔离线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新闻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起部长和记者们的联系,所以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尝试安排一些记者到线里来,去邀请部长。

  因为一些部长的面孔我们也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些经常跑口的记者会熟悉一些。所以我们把他们邀请过来以后,他们并不是做自己的采访,而是把部长们邀请到采访线前的发布席来接受现场媒体的采访。这是一个过渡时间。

  我们新闻中心和各位记者一样,希望看到今天这样的成果——记者非常有序地等地等待部长,部长主动地走到台前来接受采访。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报道:这一块的采访跟部长们是怎么进行沟通的?

  朱恒顺:我们事先和各部委的宣传部门建立联系,邀请部长们到采访台前来,希望部长们能够主动回应大家提出的问题。但如果他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有的部委是因为有专场发布会,信息在发布会上基本就可以了解,所以有的部长没有在这里接受采访。

  中国报道:部长们对“部长通道”的采访形式有反馈意见吗?

  魏兴:我们没有直接地得到部长们的反馈,我觉得各位记者有机会可以问一下。

  文/图 《中国报道》记者徐豪

编 辑: 张晓彤
责 编: 张晓彤

相关文章